第72章(第2/3頁)

兩人扯皮拉筋的談了談之後,最後每人讓一步,每件衣服增加5分錢的工錢。

蘇曼拿著談好的協議,回來就安排各個大隊組織女社員工作了。

這事兒由大隊部的婦聯主任來管理。畢竟工作的都是婦女同志,管理起來比較方便。

然後讓大隊部安排一間空房子給她們當工作的廠房。

這消息一下來,各個大隊又熱鬧起來了。

之前去公社做衣服的只有一小部分人。沒有抓住機會,大夥兒心裏也後悔,之前沒積極的參與培訓。後來隊裏搞培訓,大家就參與了,心裏又有些擔心,見著這麽多人參加培訓,公社能安排這麽多人工作嗎?結果現在公社還真的給安排了。

按著之前做竹編的流程一樣,蘇曼也讓他們自己簽了意向書,表明知道工錢,也同意這麽幹。

當然,不管是竹編還是服裝,都是先記工分,然後統一發放。

流程走完了之後,就開始開工了。

這事兒讓郝主任也心情愉悅的不得了。

自從蘇曼走了之後啊,她這心裏就不得勁兒,覺得做事兒都缺了幾分精神,現在這麽大的事情由著婦聯來協助,這再次體現了婦聯的重要性啊。

她心裏覺得蘇曼還是很重視婦聯的。

於是這提拔下面的人來公社的事兒,她還私下裏找了蘇曼。想問問蘇曼的意見。

蘇曼笑著道,“我這邊也只能提供一個參與培訓人數作為參考了。至於其他人,我覺得都是好同志。”

郝主任道,“那就按照培訓情況來參考。上次我下通知的時候也是這麽通知她們的。能夠安排女同志參與培訓,完成這項工作,那就是好同志,是幹得了實事的。”

說完之後,她又特意提了一句,“我覺得你們大橋灣那個小劉就不錯。人挺積極的。你們大橋灣大隊參與培訓的婦女同志是最多的。還經常過來匯報情況。”

蘇曼照例還是笑了笑,“她平時確實很積極。”

沒兩天,郝主任就從下面提了兩個人上來了。

是頂替之前的王芳,還有蘇曼的職位的。

其中一個就有大橋灣大隊的劉主任。現在應該叫劉幹事了。

不過她這主任也就是個名頭響亮,其實級別不高,光杆司令,真正算起來還比不上公社幹事。最重要的是基本上沒啥升職機會。

所以成了劉幹事之後,她反而興奮的不得了。

郝主任有心照顧蘇曼,找她談話的時候,還特意提了一句,“小蘇總說你們大橋灣大隊的婦聯工作做的不錯。我也覺得不錯。小劉啊,你過來之後,要盡快熟悉工作,爭取更加進步。”

劉幹事聽了之後,感動的不知道說什麽了。

她之前想過找蘇曼這條路,但是蘇曼只答應說會給她指點一下工作。沒說要給她說好話啊。

結果人家這不聲不響的,背著她就幫著說了好話……

這真的是無名英雄啊。

心裏惦記著以後有機會也要回報一下。老蘇家人可都很積極呢,有啥好機會也要記住他們家一點。

大橋灣大隊調走一個婦聯主任的事兒,在公社裏面不算啥,但是在整個大隊還是一件稀奇的事兒。

她們覺得自從蘇曼去了公社之後,大橋灣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連幹部也跟著沾光了。

哪裏也少不了小心思的人,就想著能不能跟著沾光。

做衣服的時候,女同志們就圍著宋玉華,“玉華,蘇主任就沒想著給你們安排啥職位?”

宋玉華不鹹不淡道,“我們都有工作啊,下地幹活也是工作,咋還要小妹安排?”

“話不能這麽說,當幹部還是要更好的。”

宋玉華就道,“幹部哪有那麽好當的,有本事才行。咱沒這個本事,也就不想了。組織上選人,那也是有要求的。咋能讓我們小姑子安排,她也不是這樣的人。”

宋玉華覺得這日子挺好的,挺知足。沒想過去做自己沒能力做的事兒。更不想給小姑子拉後腿。

聽到宋玉華這麽說,大夥兒就熄滅了心思了。

人家自家人都不沾光,其他人就更別想了。

……

公社的女人們忙碌起來了,蘇曼又盯上了男社員們。

之前打獵辛苦,現在別的公社加入之後,北河公社這邊倒是不用繼續打了。因為打也打不了多少了。其他一些小獵物要留著以後可持續發展。

於是就開始讓大隊裏面搞培訓,男人們學木匠。

實在不行,就學竹編吧。竹編這個生意蘇曼是準備一直搞下去的。食品廠那邊以後肯定會越做越大,這個生產量也會加大。即便食品廠這邊不需要這麽多,還可以找其他的廠子啊。而且就算不給廠裏供貨,也能編生活用品,比如說籮筐,竹床之類都行。反正就沒給他們閑著,都找了事兒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