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3頁)

有些部門和組織部接觸過,還知道蘇曼的情況,知道那麽年輕的同志竟然當廠長了,只覺得上面領導這決定做的有些懸。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其他人則是積極打聽蘇曼的情況,想要找她聊聊,看看有啥工作機會。

不過因為組織部的工作性質,倒是讓其他人都不好意思到蘇曼辦公室找人。

倒是組織部門裏面的其他人也得到通知了。看到蘇曼的新任命之後,都再次被蘇曼這消息給驚呆了。

這小同志竟然不是坐冷板凳啊,這是一飛沖天了。

難怪之前不急不緩呢,這是早就胸有成竹了。

吳幹事和徐幹事這兩個老同志覺得自己有些看走眼了。不過好在之前只是沒和蘇曼說話,卻沒有和許清那樣為難蘇曼。

兩人對著蘇曼到了聲恭喜。算是主動釋放友好的信號了。

蘇曼也接受他們的信號。笑著道謝,“以後工作上有需要支持的地方,還需要大家多幫忙了。”

吳幹事和徐幹事都笑著應了。知道蘇曼這是接受了他們的想法。

再看看一邊還在沉著臉的許清,兩人都覺得難怪許清一個大學生每次都被蘇曼給懟的手不出話。這蘇曼確實不簡單啊。就和混了多年的老幹部一樣。

蘇曼知道自己這情況,估摸著找她的人不少,所以幹脆不在辦公室待著了,而是出去找看廠房。

縣裏要開廠,廠房還是有許多選擇的。在以前就有一些開不下去的廠子關門了,一直空著當倉庫,有些廠房甚至還長了雜草了,看著破破爛爛的。

蘇曼親自去考察了這些地方。主要考察了一下交通問題。保證大車能夠正常行駛進出。然後又看了看周圍的環境。要保證後期如果做大了,有足夠的面積擴建廠房。

光是考察地方,她就花了三四天的時間,忙的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的,這才將地點給定了下來。

離縣委大院還有些距離,騎車就要二十多分鐘。但是交通便利,就在主幹道邊上。關鍵是廠房旁邊的空地夠大,以後像建廠房或者宿舍都有土地。

而且因為地理位置不是縣中心,這廠房也沒用上,現在是荒的。如果要使用,只需要收拾幹凈就行了。不需要和其他部門再交接使用權了。

地方定下來了之後,蘇曼就開始招工了。蘇曼計劃一開始招聘十個正式工,要求都需要有木工手藝。再招聘十個學徒工。

這是蘇曼最初的班底,決定以後廠子的發展大計,所以她在招人方面就要求就比較嚴格。第一批人要保證招到貨真價實的手藝人,即便是學徒,也要有點基礎知識。

將招工的要求列出來之後,蘇曼就去找林書記匯報。

林書記認真的看了看就簽了字,然後拿去貼在了縣裏的宣傳欄。

招工啟事一出來,縣裏的人頓時奔走相告。特別是看到才正式工加學徒也才二十個名額,頓時都慌了,都趕緊兒回家將消息告訴自己的親朋好友。

“聽說了嗎,縣裏要成立家具廠了,開始招工了,老木匠有手藝的都能去考。”

“對學歷和年齡要求不?”

“正式工不超過五十歲,學徒工不超過三十歲。學歷倒是沒看清楚。”

“有學歷要求的,正式工最起碼要小學畢業,學徒工學歷要求高點兒,至少也要初中畢業。”

這可讓人奇怪了,學徒工的要求還更高?

不過甭管咋樣奇怪了,反正自家的娃子可是念了高中的呢,學歷只高不低。

也不管啥學徒工還是正式工了,這年頭能找個工作就不錯了。總比在家裏吃幹飯強。沒工作,連個對象都不好找。

縣裏的小胡同裏,一個買菜的老大娘拎著籃子高高興興的跑進了大院裏面。

院子裏面住著好多戶人家,都是擠在一起的。這大熱天裏,衣服換洗的勤快,滿院子曬著衣服,看起來亂糟糟的。

大娘趕緊兒跑進了偏角的一戶屋子,進了裏面就看到一個中年男人正在修補破舊的板凳。

“老陳,你別修了,趕緊去報名去。縣裏要開家具廠了,招工。你條件都符合。”

陳明華擡起頭來,露出滿是風霜痕跡的臉,看起來四十多歲的樣子,聽到這話,就道,“我這條件能去?我這都一把年紀了。”

“咋就不能去呢,人家沒別的要求,就是要看手藝。只要手藝好,就能去。你趕緊去報名,就十個正式工名額,去晚了就沒份兒了。你這在院子裏偷偷的給人修補家具,也沒幾個錢還要擔心被人舉報。現在有機會了去考個工人,以後拿工資不是挺好?你不是說你以前是家具廠那啥大師傅的徒弟嗎,沒本事?”

陳明華當然有本事,當年他師父可是省城家具廠最有名的師父,他當年都差點接班了。可後來出了太多的變故,廠子沒了,人也都散了。他回了老家這邊準備自己單幹,結果不讓私營了。要找工作吧,沒學歷,沒關系,一直偷偷摸摸給人修補家具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