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2/3頁)

蘇曼道,“高書記,趙縣長這樣,其實是好事。一個單位,需要一個定海神針穩定大局,也需要一個大將沖鋒陷陣。趙縣長現在既然有這個沖鋒陷陣的想法,你何不成全他呢。反正您是清醒的,真要發現什麽問題,將損失降到最低不就行了嗎?我相信有您這根定海神針,趙縣長出不了大問題。”

高書記:“……我這心裏不踏實。以前就沒有搞的這麽熱鬧過。修碼頭都沒這麽搞過。”他本來就比不上老林,現在還要承受比老林更大的壓力,能不慌嗎?

蘇曼笑道,“這說明我們南平發展的越來越好了。你看看,其他縣裏現在還啥都沒幹呢,咱開年就這麽紅火,難道不好?你自己就願意看著咱縣裏也和其他縣裏那樣平靜?”

高書記想了想,要是南平真的變成那樣,那還真的沒意思了。習慣了紅火的發展,突然低調下來了。他覺得自己這個領導有些失敗。“哎,算了,你們搞吧,反正悠著點兒。”

“您就放心吧,咱有分寸的。您只管看著南平在您手裏越來越好。”

“別這麽說,這是老趙的功勞。”

“那您還是一把手呢,沒您同意也辦不成這些事兒。您的功勞不可抹去的。”

高書記:“……”突然覺得有些對不住老趙。人家在前面沖鋒陷陣,他還在後面拉後腿。最後要是辦成了,還要搶一份功勞。太虧心了。

“算了算了,我去忙去,你們這項目我不管了。”

南平開設木工學校的事兒,被蘇曼故意大肆宣揚。

還讓地區那邊也配合宣傳,甚至請了地區宣傳部門的筆杆子幫著寫了稿子,發表到了省裏的報紙上面。

既然地區這邊說要看南平做的努力,再幫忙去省裏申請幫助。那她就可勁兒造勢,為南平家具之鄉造勢。讓所有人一想到家具之鄉,就想到南平。

別小看文字宣傳的威力,看的次數多了,自己心裏都覺得是這麽回事了。這叫做無意識催眠。

南平這邊風風火火的工作,自然也被地區這邊時刻關注著。

南平動作挺大,自從地區這邊通過他們的申請之後,南平就和地區這邊進行工作對接,現在地區宣傳部門已經下了通知,整個華州地區的各大縣的大街小巷裏面都刷上了家具之鄉——南平,買家具找南平等字樣。

本來在省內南平家具廠就已經很出名了,現在更是家喻戶曉。各個都覺得被公家單位這麽宣傳,那肯定是好的。

而且南平基礎準備工作也做的很積極。根據提報到區裏的進度匯報來看,林場已經選好了,正在籌辦木材廠。這次一口氣會建設是六個木材廠,相當於解決了六個公社財政匱乏的問題。這讓地區領導看到了希望。覺得這個項目確實是可以為老百姓帶來好處的。而且南平還在擴建家具廠,雖然還沒開始動工,可是地皮已經規劃好了,動工是遲早的事兒。現在又開辦了木工學院,大力培養人才。這真的是全縣積極搞建設的景象啊。

海書記和地區領導們看著這些工作成績,心裏也是亮堂極了。和其他安安靜靜的縣裏比起來,南平表現太好了。

所以地區領導一致決定,正式將項目提報到省裏去,以此來獲得省裏的幫助。比如說——撥點項目資金……

兩天後,省裏省委這邊,幾個省裏領導正在看華州地區提報上來的新年工作計劃。

按道理一個地區的工作計劃其實也不算什麽大事兒,不用這麽多人開會。但是華州地區海書記特別重視這個計劃,希望能夠得到省裏的審批,獲得一定的支持。這個支持是從各方面的。

所以省裏領導就開了這個會。

省委一把手年底生了病,這會兒還在休養,主持會議的是李省長。

“我記得省裏之前就有這個事兒……前幾天下火車的時候,就看到火車站這邊宣傳欄上面就有這個家具之鄉的字樣,老董,這個事兒你們這邊應該知道吧。”李省長道。

董部長戴著老花鏡,聽到被點名了就點頭,“對,這是我批準的。主要是也不是無償的,這個單位給火車站提供了一部分候車廳的座椅。”

李省長道,“就為了那一排字,他們還挺大方。”

董部長道,“都是為了國家建設,左口袋進了右口袋了,沒什麽不舍得的。”

這話就把家具之鄉上升到了國家建設的層面。李省長就知道董部長的意見了。

本來也不用問了,人家都同意搞宣傳了,這是明擺著表態了。不過老董這人心軟,又是個老好人,只要是他覺得對人民有好處的事兒,一般都沒意見,倒是不奇怪。

李省長又問其他人的意見。

大家都覺得應該討論討論,畢竟這事兒才剛到省裏來,還需要搞清楚怎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