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2/3頁)

可自從南平家具廠走了出去之後,他們同樣作為湖江省的家具廠的家具就有些被影響了。人家會進行對比,覺得他們款式不夠好,沒什麽新意,價格還定的貴。

而且不像南平家具廠那樣受眾廣,和賣手表一樣定了好幾個批次,不同的價格,選擇余地還大。

這下子湖江省家具廠領導們心裏別提多憋屈了。

當初省裏支持南平搞家具之鄉的時候,他們聽到消息也去找過市裏的領導。可市裏領導並不重視。省城家具廠雖然是個千人大廠,可是和省城鋼廠比起來,那是沒法比的。多的是比家具廠規模更大的廠子。市裏領導沒覺得有必要為了一個家具廠就去省裏。他們甚至還覺得省城家具廠有些草木皆兵了,還怕了縣城小廠。再怎麽扶持,那也頂多是個千人大廠,能有多大影響。

現在好了,人家現在都跑首都和上海去了,全國聞名了。要是一直這麽傳下去,廠裏擴大是遲早的事兒。到時候要擴大多少都行。

而省城家具廠在這樣的沖擊下,裏子面子都沒有了。甚至效益方面要大大的減少。

孫廠長連夜召開了會議,將那些報紙新聞甩給廠領導看。

“同志們,看到了沒有,當初你們都不看在眼裏的南平家具廠,現在可走到你們前面了。”

那些廠領導們一個個低著頭。

銷售副廠長道,“要不還是去找市裏領導商量一下,讓他們去和省裏說說。他們寧願扶持一個小廠,也不扶持咱們大廠,這沒道理啊。總不能是因為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吧。要是這樣,那咱們也哭。”

孫廠長道,“今天召開這個會議,就是讓你們驚醒一下,不要再沉浸在過去了。咱們已經落後了。你們看著吧,這才是個開始,要是南平那邊一直這麽大手筆搞宣傳,遲早他們的銷量能在全國占名次。”

管後勤的副廠長道,“不會吧,不說別的,首都和上海還有家具廠呢,能讓他們猖狂?”

孫廠長道,“這兩家廠子再有底氣,那也只能有那麽多產量。看著吧,只要南平真的不斷的招人擴大,他們產量充足到時候,絕對能排上號。”

“那咱們咋辦啊,咱們好歹也是省裏大廠,不能讓一個縣城的廠子給比下去了,咱也去搞那個什麽贊助?”

“贊助是要搞,同時也要想辦法得到省裏的支持,明天我們幾個一起去市裏找領導,讓領導管這事兒。”

第二天一早省城家具廠這邊就去找湖江省城市領導。

這次事情鬧成這樣,作為省會城市的市領導也覺得臉上挺沒光彩的。加上省城家具廠這邊廠長和幾個副廠長挺強硬,市裏領導就同意幫他們去找省裏商量,看看能不能把省城家具廠帶上。

結果才開了個口,顧城這邊就給推了。

理由還很多。

“第一,南平一個小廠都能想到要壯大,省城家具廠卻安逸現在,缺乏進取精神。現在才積極,也已經落後了。第二,省裏只需要扶持一個家具品牌就好。多了反而顧此失彼,最後資源分散,什麽都幹不成。第三,省城家具廠是否能夠擔當重任?這個你們自己去調查,十年都沒擴大,是領導的無能,還是工人同志不夠努力。第四,你們來找省裏求支持,卻連一個計劃都沒有,這是準備效仿南平模式?”

一個個理由,啪啪啪的就把人的臉給打回來了。

市裏領導回來就把省城家具廠的領導班子給批了一頓。沒有進取心,不開動腦筋,也不做好準備,還好意思鬧。

先把自己那一攤子事兒整理清楚再說。

孫廠長回到廠裏就黑了臉,開了個會,決定自己搞。先去學南平那邊搞贊助。把名字搞出去再說。

省城家具廠這邊的動靜,華州地區這邊的領導自然是知道的。林副專員打了個電話給了蘇趙縣長,說了這事兒,讓他們別辜負省裏領導對他們的堅定的支持態度。

趙縣長立馬道,“咱一定幹出個名堂來,保證不會辜負領導們的期望。”

掛了電話之後,趙縣長就找蘇曼來商量,“省城家具廠這邊動了。咱現在招人緊趕慢趕的也就八百多人。咱現在就是勝在宣傳做的好。要是他們學習去了,那我們可怎麽辦?也是底子太差了,人才太少了。木工不好招,要不然咱一口氣招個一兩千人。”

蘇曼倒是不著急,“學別人的,那總是要比別人落後的。您放心,咱永遠走在前面。我已經安排宣傳部的同志繼續去贊助了,這次贊助方式不一樣,就是沒上次反應那麽快。不過這段時間正好夠我們招人擴大生產量。消化之前的訂單,所以咱們完全不用著急。現在才三月呢。今年年底,咱規模至少擴大三倍。”

趙縣長道,“就是怕那省城家具廠一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