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戰爭集資(第6/7頁)

這許多商賈一聽,登時目瞪口呆,他們運營商鋪之時,亦有幹股、分紅之說,卻是第一次見識到,原來官府還有這樣的玩法,將這樣一條商道作為一個店鋪來分幹股的!

那豈不是說,他們只要這一次出了錢資助大戰軍需,便等同於是這條商道的東家了???臥槽!這可不是什麽糧鋪布鋪鹽鋪的東家!這是西域商道的東家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古往今來,哪個商賈敢說自己是西域商道的東家!

一群手握巨資的豪富個個唾沫橫飛,手舞足蹈,足像一群三四歲的蒙童,薛瑞卻是勉力維持了最後一絲清醒:“等等,司州大人,商鋪幹股我等皆知該如何分配,分紅亦來自商鋪運營的結余……可是,你這一條商道要如何分紅?盈利自何而來?總不能是大家各憑本事在商路上各自去掙吧?那占幹股多少還有何意義?”

嶽欣然微微一笑:“如果還需要自己幹活才能掙錢,當東家的意義何在?自然不能是叫東家自己去跑商。”

她頓了頓道:“諸位此次皆是由雍陽入亭州吧,可有人順道在沿途諸郡做買賣的?”

梁風甫大聲“啊”了出來,然後他幾乎是迫不及待地道:“我在雍陽賣玉石,那林郡守還收了我三成的銀錢!說這叫關稅!進去亭州境內做買賣必須要交!”

場中俱是商賈,幾乎同時恍然大悟!

薛瑞喃喃道:“只需如雍陽一般設置關卡,入關必須交關稅……西域商道自然坐收盈利!”

看著那些箱籠中的水精、玉石,所有人的心臟怦怦直跳,原本以為辛辛苦苦跑西域商路掙錢已經足夠暴利,沒有想到,這位嶽司州出手這樣犀利!竟叫所有股東坐收暴利!!!

嶽欣然微笑道:“當然,若有東家非要自己挽了袖子去幹活,我們也不會攔著。”

哄堂大笑中,下一瞬間,幾乎是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詢問:“多少銀錢?多少比例???”

王登詳細解釋道:“這需要依整體軍需與糧餉的花費而定,譬如米糧,若王東家確定做這筆買賣,便與都護府簽契,五十萬石米糧按四百錢的價格,折合二十萬兩白銀,若所需之物總共兩百萬兩,王氏出資占十分之一,四成的幹股中分出十分之一,則王氏商會占這條商道四分股,每歲按利結算便可。”

王道遠不禁流露出少見的咄咄逼人:“為何是四成的幹股中占一成,不是十萬幹股中分一成給王氏?怎麽是四分股,而不是一成?”

王家很少吃這種虧的好嗎!

韓青看了他一眼,幾乎是與白小棠、薛豐不約而同苦笑道:“因為鎮北都護府要占六成股。”

所有人不約而同看向這位高坐堂上淡定飲茶的司州大人,他們再如何跟著坐收暴利,也比不上鎮北都護府,永遠獨占六成利……果然,你的大東家永遠是你的大東家。

可是,看看前一個六成利的例子,那爆滿到一直加修的客棧,薛白韓三家早早收回的本,再想想西域商道開通,天下商販湧入的情形,面對眼前這六成利的霸王條款,誰敢說個不字嗎?

心中都自我安慰,知足吧,這起碼是明碼標價的六成利,以往做過的大買賣,若有官府參與的,哪個不是吃幹抹凈不留渣,更何況,與眼前這買賣相比,以前那些大買賣算個逑!

看著那張字字恐怖的軍需單,場中已經七嘴八舌開始討論起來了:“宋東家,你不行,你家皮草買賣做得再大,但皮甲不是那麽容易造的,我家鋪子裏有積年老匠,可以全部調來,你若是接了這單,分其中三厘幹股給我就成。”

“三厘?!你不過出些工匠!最多一厘,不能更多了!”

討論到後來,竟真的現場敲定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復雜組合,真的將那恐怖的軍需全部消化,分頭簽了契,然後,白景福不由對王道遠叮囑道:“王東家,我等皆將身家性命投了進來,你那米糧這事關系此戰成敗,可務必不能掉鏈子!”

王道遠:???

您老這還沒正式當上西域商道的東家,就操上了東家的心???

結果薛瑞居然沉吟道:“確是如此,米糧這般重要,王東家如何能保證如約完成?若有萬一,豈非拖累所有人!”

王道遠少見大怒:“難道軍需之中,只有米糧可能掉鏈子?!你家的弓箭便不會了?!若兵刃少了,大戰便能勝了?!”

薛瑞略一思索,居然贊同道:“王世兄言之有理,既然此事關系所有人的身家性命,我提議,一嘛,是接下此單,想入股西域商道者,必須將闔家遷來亭州;二來,立下軍令狀,若完不成,罰沒多少家資充入軍需之中;三來,需有後備方案,若是這等大戰關鍵的軍需,務必要有至少兩撥人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