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和事老不好當啊(第4/4頁)

小福子唉聲嘆氣,都怪二皇子,要不是他,皇上跟娘娘也不能吵架!這就是個禍害,早就該殺了他了!

不知道是不是小福子的意念太強大,第二天的早朝,還真的有大臣彈劾二皇子勾結韃靼,通敵叛國,意圖不軌。

奏折裏寫得慷慨陳詞,說皇上對二皇子已是仁至義盡,但二皇子卻不知感恩,先是叛逃出京,後又指使表兄方明坤勾結韃靼,圖謀不軌,當真是可惡至極,這樣的亂臣賊子,不殺難以平民憤。

其實很多大臣都認為,周睿安是不可能留二皇子太久的,當初宣德帝是怎麽對周睿安的,也都是心知肚明的事,這樣的情況下,周睿安怎麽可能會善待二皇子?

之所以現在沒殺他,完全是因為他剛登基時,根基不穩,國朝也是動蕩不安,他需要一個仁善的名聲為他平定局勢。

但現在不一樣了,周睿安登基已快一年,他已經漸漸的可以掌控局勢,這次柳州之行,他與蘇良義的關系也更加牢固,這也讓他站穩了腳跟,現在正好是收拾二皇子的時候。

把仇人之子放在眼皮底下,怎麽看都覺得礙眼。

所以當有大臣站出來彈劾二皇子,滿朝文武都有一種‘果然如此’的了悟,皇上終於對二皇子下手了。

而且二皇子這些罪證還證據確鑿,那麽大臣們自然都很願意在此時錦上添花來討好皇上。

所以很快,滿朝都是討伐二皇子,請求周睿安重罰二皇子的聲音。

這樣的情況下,二皇子的罪名幾乎已經可以確定了,所有人都認為,周睿安會趁著這個機會直接頂罪殺了二皇子,但是周睿安卻壓下了所有的奏折,並沒有立刻處斬二皇子。

很多大臣都覺得有些莫名,還是以前的老臣們安之若素,畢竟以前宣德帝就好面子,很多事情明明心裏是這麽想的,偏偏他就喜歡讓人三顧茅廬一般,非得讓人多請幾次,這才會‘勉為其難’地答應下來。

明白,他們都明白,周家人的毛病嘛!

所以很多大臣又開始接二連三的上奏折,要求嚴辦二皇子,不過周睿安還是沒有表態。

小福子小心翼翼地把大臣們的奏折送了上來,周睿安捏了捏鼻梁,然後才問道:“又都是要求嚴懲二皇子的?”

“估摸著是……”小福子小心翼翼地說道。

周睿安嘆了一口氣。

小福子小心覬覦地著周睿安的神色,這才忐忑地說道:“皇上,既然二皇子鑄下如此大錯,您為何還不肯定罪於他呢?”

周睿安靠在椅背上,淡淡地說道:“他是清越的救命恩人,又是清越的哥哥啊,清越那個人,別看外表冷冷清清的,其實最重感情,若是這次朕殺了二皇子,她心裏不一定要如何難受。”

因為江清越從小到大得到的關愛太少,沒有朋友,也沒有親人,所以對於關心她的人,她都格外的珍惜。

他是擔心,殺了二皇子,會惹她傷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