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4頁)

鄭傳香最上火,拿起老頭樂抽打小兒子:“衰仔,草包豎大漢,能吃不能幹。你不說這事還好,說出來又被你氣一次!”

洪萬好攔住母親,問弟弟:“二妹和陽仔怎麽沒跟你一起回來?”

洪萬和死氣沉沉道:“他們說有急事要辦,進了城就下車了。”

洪萬好還想打聽兩個孩子一路相處的情形,當事人們已走進家門。

洪爽神采奕奕向洪萬和報喜:“二叔,我們找到辦法處理那些芋頭了!”

這主意是她和冷陽在回程中想到的,芋頭不值錢,但經過再加工做成零食興許會有銷路,還能身價倍增。

“我記得以前去番禺鄉下玩,住在那裏的九姨婆會做‘桂花芋’、‘蜜餞芋片’、還有‘酥黃’和‘白玉棗’,全部都是用芋頭做的,每樣都很好吃,現在市面上根本買不到。她教過我做法,我都還記得。把那5000斤芋頭做成這些點心拿去賣,一定很受歡迎。”

曾淑琴提醒:“二妹,你的點子是不錯,但量太大,我們家家樂銷不了啊。”

冷陽說:“不用在家家樂賣,清灣路那個瑞安廣場後天要辦一個為期7天的糖酒會,前些天我正好看到招商廣告,到時可以在會場租個攤位賣點心。”

洪萬好興起:“那裏是鬧市區,每次搞活動都很熱鬧,要是能租到攤位一定行的,可現在去還來得及嗎?”

洪爽笑道:“我們就怕趕不及,所以一回榕州馬上去申請了,運氣好,被我們拿到最後一個攤位。”

她取出合同交給洪萬和:“二叔,你別以為這攤位是別人挑剩下的,其實是主辦方的工作人員專門留給熟人的,結果那人出了狀況不能參展,今天剛來退訂就被我們撿到了,你看這分布圖,位置很好呢。,二叔你這麽走運,肯定否極泰來了。”

洪萬和激動地雙眼發紅,哭笑只隔著一張紙,喃喃念叨:“二妹,你們對我真好,可是我找不到那麽多人手幫我做點心啊。”

“這你不用擔心,家裏這麽多人,輪流出力都夠了。”

洪萬好私自發言,末了忐忑窺察妻子的反應。

曾淑琴端起架子說:“我就不去了,你們都走了,家家樂沒人看著怎麽行呢?”

管家婆批準,全家人歡呼叫好。洪爽和父親各親了曾淑琴一下,摟住洪萬和高呼:“這次我們全家總動員,爭取幫二叔搞定這一單,fighting!”

參展需要營業執照,她去找肖珍商量,肖家願意出借鴻運的招牌。

他們在郊區租了間大平房做加工作坊,洪爽寫出九姨婆傳授的制作工藝供大家參考,商量著做了一些改動便買齊配料動工。

“桂花芋”是將芋頭切成食指粗細的小條,漂洗一遍加適量食用堿和蘇木袋以旺火煮開,攪拌至芋條呈深紅色時撈出烤幹。再用冰糖和桂花調成糖稀,放入芋條,再加松子、核桃碎攪拌。入口香酥,甜而不膩,芋頭和桂花交錯,宛若兩位樂器高手配合的二重奏,妙在舌尖。

“蜜餞芋片”是將芋頭切片,放入白梅、山楂和甘草煮成的甜湯慢熬,等到芋片呈半透明再加入蜂蜜和糖桂花,起鍋裝罐。吃起來口感勝過糖梨,且久藏不壞。

“酥黃”是將煮熟的芋頭切成厚片,沾上研磨過的榧子、杏仁碎、芝麻醬,再裹糯米粉炸至表皮酥黃。這種別出心裁的點心據說是古書裏記載的,色香味都登得大雅之堂。

“白玉棗”是將芋頭磨成泥,拌入糯米粉、白糖、花生油搓成小圓球,釀入冬瓜糖、陳皮和花生米研成的餡料,搓成棗粒狀,入油炸酥,撈出裹上糖粉。外表雪白,皮薄松脆,入口即化,百吃不膩。

洪爽、冷陽、洪萬好、洪萬和是作坊的主力,洪巧、洪歡下課便來幫忙,連冷欣宜也來做了兩晚臨時工。

成品出爐,他們送了一些請鄰居朋友品嘗,一舉贏得第一批訂單,消耗了兩百斤芋頭,純利潤1600多元,證明產品有市,暢銷可期。

展出前天共備下900斤貨物,萬事俱備,洪爽忽然有了新創意,對冷陽說:“我九姨婆是客家人,這些點心也能說成客家的特色食品,我們去弄兩套客家人的衣服,明天擺攤時穿上,也許能吸引更多顧客。”

靈感源自上次的“穿婚紗炒牛河”,冷陽誇她舉一反三,連夜租來一男一女兩套客家人常穿的對襟衫和大襠褲,與洪家人商定,由他和洪爽做售貨員,洪萬好和洪萬和負責在會場內分發試吃品。

城裏人大部分沒見過這些早已絕跡的傳統小吃,試吃感覺不錯,價格也合理,遇見的多會買來嘗鮮。搭配冷陽巧妙的銷售策略,參展第一天下午三點多貨品已售出380斤貨物,凈賺4000元。

冷陽計算第二天出貨量能達到700斤,收攤後立馬回作坊趕貨,分成兩組兩班倒,在淩晨3點實現產量,白天上架後生意比昨天更好,當天順利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