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讀書(第2/3頁)

演著演著也就戲精上身沒事兒飆演技仿佛真像那麽回事兒的溫止也挺滿意的,她空間裏好吃的東西多著呢,不差這一口。

響水鎮的集市十天一次,這次溫鵬便帶著溫止一起去趕集。兩人起了個大早,看著睡眼朦朧打著哈欠的大閨女,溫鵬難得溫柔的一路抱著她,看的同村的人驚訝不已。

“我閨女聽話,帶她出來見見世面。”溫鵬謹記不可張揚,隨便找了個理由敷衍過去。

到了鎮上,溫鵬找到機會,帶著溫止單獨行動。

“這裏就是書局,”將溫止抱進門檻,溫鵬討好的對掌櫃的笑笑,小聲對溫止道:“你想看啥書?可別弄壞了。”

溫止倒是想看歷史和遊記,可惜不太可能,只好拿了百家姓和千字文來翻。兩本書都不過一兩千字,溫止很快就和自己記憶裏的原文對比完,並沒有什麽差別,於是又開始看論語。

伺候過周秀才科舉,溫止知道這時候的科舉已經有了官方教材,以四書五經為主。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則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禮記》又分為三部,分別是《儀禮》《周禮》《禮記》;而《春秋》由於文字過於簡略,通常還包括《春秋》的《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溫止的計劃便是教溫學文從三百千背到四書五經,得到陳麒的青睞,繼續學習經史子集,考過童生試,最好還能小小揚個名,吸引一兩個名師的注意。至於之後溫學文能學到何種地步,考出什麽成績,溫止就愛莫能助了。

店裏的小二提心吊膽的看著女童翻閱書本,生怕她一不小心就把書給撕爛了,掌櫃的倒是並不阻止,反而饒有興致的打量這對父女。他閱人無數,看得出當爹的皮膚黝黑暗黃,背脊微弓,是個做苦力的農夫或者下人,對書本有著天生的敬畏,但小姑娘雖然穿著普通卻幹凈整潔,看似隨意翻著書本,然小腦袋隨著眼珠子來回轉動,顯然是真的看進去了。

腦域極度開發的溫止在百分之百專注的情況下可以同時做到一目十行和過目不忘,然而十分費神。論語全文一萬六千多字,溫止看完便覺得自己稍微有些暈眩,扯了扯溫鵬的衣袖,將書本放回去。

“看完啦?”溫鵬在她耳邊小聲問。

“看完啦。”溫止也輕聲答:“其他的以後再看吧,我好累。”說完便打了個哈欠,趴在溫鵬肩膀上睡著了。

讀書累啊,溫鵬心裏感慨,雖然重男輕女,但此時也不免心疼,輕手輕腳的抱著溫止出了書店。

溫止一覺睡到第二天天亮,大約是溫鵬交代過,紅袖也沒催她起床幹活,還在廚房給她溫著碗小米粥。從沒受到過這種待遇的溫止簡直受寵若驚,吃完粥洗好碗,盡心盡責的又開始對著溫學文念叨,午間回來做飯的溫李氏聽著房裏軟糯的讀書聲,連心情都好了幾分。

有了背書這個大招,溫止算是在這個家裏站穩了腳跟,甚至地位隱約在紅袖之上。對於紅袖來說,兒子就是她的命,能幫著兒子的她都能供起來磕頭,何況溫止奉天命輔佐兒子,又是天上仙童轉世,每個月還能從朝花仙女那兒拿到讓兒子變聰明的仙果,雖然還是不怎麽喜歡丫頭,但有這些好處在眼前,便是溫止不愛幹家務,她也心甘情願的服侍著。

溫止聽過陳麒給學生們講課,得空又跟著溫鵬去書局背書,還讓溫鵬做了個沙池,拿著樹枝在上頭練字,看上去還真是有模有樣。溫學文習慣了溫止的念叨,慧果的作用也慢慢顯現,能磕磕巴巴的背出大半本三字經,溫鵬激動的熱淚盈眶。

一切都向著溫止的設想發展,等溫學文能背下三字經,溫止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來――算算時間,記憶中紅袖就是這時候懷上的溫學書。

溫止觀察了幾天,紅袖的換洗果然推遲了,她琢磨著要不要提醒一下。不過溫止對後面孩子們的定位還是有所顧慮,一個文昌帝君小弟子好說,總不能各個個都是仙君下凡吧?以這個家庭的經濟實力,要養活六個孩子就十分困難,更不要說溫鵬心心念念的送孩子讀書了。

原本她是沒準備聖母的,反正也只是利用弟弟們給自己刷個保障罷了,但是她又不想因為自己的差別對待讓孩子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這些被忽視甚至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需要為會讀書的哥哥們奉獻的孩子,是不是就像沒有金手指的她一樣無奈?

她也想過幹脆阻止這些孩子降生,一來家庭負擔會輕很多,二來也可以減輕她的工作量――帶弟弟什麽的真的是個十分煩人的工作。不過一旦這樣做,心中又免不了負罪感,總覺得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他們無法成長是謀害了他們一般,一時間十分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