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王謝堂前飛鳳凰(第2/2頁)

“隨你吧。”圖恩嘴上嫌棄,卻從書架上去了一個小盒子,裏面裝了幾個瓶瓶罐罐:“我做的藥,拿英文標注的名稱,你看著用。”

王憐花拿起其中一個土黃色瓷瓶,上面寫的是蓖麻子。這種常見卻有毒的植物,想要提取提純毒/素,工具和技術一個不能少。王憐花精通醫毒,見了這些存貨卻問,“你自由度這麽大了?”

一個處處跟著婢女的高門千金,能弄出提純毒/藥來,想必很多時候能自己做主,自由度大多了。

“不知道為什麽,自從離婚之後,母親對我的約束力度越來越小,去病延年也教出來了,輕易不會打攪我。”

“大約是你在這次離婚事件中表現不錯,你我也是做過家長的人,對懂事能幹的孩子,總是更放心、更放松。”

圖恩點頭:“有道理。”

“小娘子,王郎君,主母那邊派人過來傳話,請過去用膳。”

圖恩瞧見反射看了一眼屋外的天空,“這麽快?”兩人說起話來,天馬行空、邏輯不通,可想到哪兒說到哪兒,不論說什麽都能接上話題的暢快,讓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這麽久。

“好,我們馬上過去。”圖恩頷首,讓婢女退下。

王憐花翻出剛整理好的紙筆,一邊寫一邊道:“我明天就要啟程,沒空過來了,先把藥方給你默下來。到了地方給你送信,你不用擔心。”

“好,不知道母親是什麽想法,也許我們不會在建康城多留,我會給父親那邊留消息,若是找不到我就去王家問,有事兒千萬別冒險,來找我。”

“行啦,嘮叨的小老太婆。”王憐花擰她臉頰,笑著加快筆速。

主院,正廳,郗道茂已經安排好了晚飯。郗道茂跪坐在上首,郗恢陪在左邊,圖恩和王憐花的桌案在右邊。來到這裏之前,圖恩一直以為吃飯就是大圓桌團圓飯,見了才知,此時分餐制是主流。一人一個小方桌,跪坐在軟墊上,穿著藍色衣裙是侍女魚貫而入、魚貫而出,分別給四個小方桌上菜。

王憐花打量幾眼,只覺郗道茂治家有方,倉促到別院山莊修整,侍女也有條不紊。

王憐花在打量別人,別人也在觀察他,尤其是第一次見面的郗恢。郗恢在朝中任散騎侍郎,以他的家世、年紀而言,都是青年才俊那一撥,識人自有一套方法。

“王賢侄今齡幾何?瞧著與我家中不孝子侄年歲相仿,不知求教哪位賢士門下?”吃過飯,撤下殘羹剩菜,換了茶水,郗恢才悠悠然問道。

“勞世伯垂問。小侄今年虛歲十五,因五服之中只一人耳,故而早早加冠。少時,蒙父母教導,認識幾個字。如今又僥幸得族長青眼,賜了表字憐花,謀了遂寧郡晉興縣縣令的職位。明日就要走馬上任了,今特來與郗家姑姑、妹妹辭行。”王憐花語氣和緩,竭力表達自己的善意,郗恢子侄這一代還沒出仕呢,人家說是自謙,你說就是嫌棄。

郗恢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個有想法的人。他一個五服之內沒有親眷的,只沾一個姓氏的人,還能得王家族長青眼,親賜表字,肯定有不凡之處。郗恢再聯想遂寧郡晉興縣是什麽地方,更明白王憐花的抱負。一個不受朝廷控制,派人任職與否無關緊要的前線小縣,周遭都落入敵手,什麽人會主動求去?當此之時,人們崇尚自然、自由、隨心所欲,可這樣竭力向上、平地起事的心氣,誰不高看一眼呢?

“王賢侄有才,小小年紀便懂得為國盡忠。這是我的名帖,若日後回建康述職,可到我府上小坐。”

“多謝世伯。”來都城述職,自然是要高升的,還沒走馬上任,就得道這樣的祝福,王憐花眉眼含笑謝過。他剛剛還擔心阿恩走了,消息傳遞不便,自己去王家,不知王羲之這枝認不認他,肯不肯代為傳信。如今得了郗恢的名帖,這些問題迎刃而解。

圖恩在一旁裝蘑菇,看舅舅考校王憐花,說些朝政、民生之類的事情。等差不多了,親自送舅舅和王憐花出門。

目送他們走遠,回到院子,看著王憐花留給她的藥方才突然想起來:“忘了!”

“娘子忘了什麽?”去病問道。

“沒什麽,不關事。”圖恩輕描淡寫。

忘了告訴王憐花,她執意跟著郗道茂,改了姓氏,如今她叫郗恩,不在同姓不婚的範圍內,不知王憐花明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