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高考(三合一)(第3/7頁)

合著這人之前是對自己沒信心,都不確定自己能不能通過資格考試,這才沒告訴她他也要參加高考的事兒的。

1977年12月9日、10日,陜省高考正式開始。

即便古明妍前世參加過了無數場考試,比高考陣仗更大的考試也不是沒有過。

但是,出乎意料的,原本以為自己不會緊張的她,在踏上考場的那一刻,還是不由自主的顫抖了下身子,心跳也加快了許多。

看著考場上跟她後世參加的每場考試基本面對的考友都是同齡人所不同,進入考場的有很多看著都是快三十歲的人了,甚至還有那帶著孩子來參加考試的母親。

這樣特別的考場,讓古明妍切實的體會到了,這一場早已在心裏被她列入計劃,將其看作是一個小小的跳板的考試,對於大部分這時代的人來說,其深刻的意義遠不是她所能理解的了的。

對於他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場考試,更是改變他們未來命運的鑰匙,是對他們在過去十多年裏經受的種種苦難和波折最好的補償。

看到了考場裏眾人眼中的激動與鄭重,古明妍此時也開始端正起了心態。她也要以最認真的態度對待這場考試,才不算是輕視了千千萬萬人對這場考試的恢復所作出的努力和期待。

因為是在冬天裏進行的考試,古明妍又是個怕冷的,所以,考試期間,寧榮薇給她準備了兩個暖水袋。

臨出家門的時候剛剛灌的滾燙的熱水,一路揣在懷裏也沒放涼,足以讓她支撐一上午的考試了。

這年代並不講究什麽陪考,但是寧榮薇和古建國兩個還是雙雙請了假,跟白敬齡、古老爺子和畢老太太幾人一起,做好後勤工作。

古建國寧榮薇兩個負責接送三個孩子,三位老人則是在家裏做飯,保證孩子們考試期間吃得足夠營養健康。

考完最後一門理化出考場的時候,古明妍心裏突然有了一種放松後的放空的感覺,像是那種終於完成了一項艱巨的工作後的空虛之感。

不過這種悵然的情緒,在古明妍看到考場外的父母和早早跑出來的兩個哥哥的時候,瞬間就消散了,留下的只有因為有這樣一個溫暖的家庭和對自己寵愛有加的親人的幸福的感覺,在古明妍心裏暖暖的流淌。

高考結束後,原本只是請假參加考試的人,都繼續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之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焦心的等待著成績的公布。

而剩下的那些破釜沉舟幹脆辭職在家專心備考的,諸如古明中古明國兩兄弟的人,則又變成了無業遊民的狀態。

不同於別家對於孩子能不能考上的焦慮忐忑,古家上下,對於家裏孩子們能考上大學倒是充滿了信心。尤其是古建國同志,在他看來,要是自家閨女兒都考不上的話,那這整個安城,誰也別想考得上了。

因為大家對成績心裏有底,自然的就開始就幾個人的志願展開了討論。

對於除了古建國這一房的其他古家孩子們來說,古老爺子和畢老太太以為,憑借他們的成績,能夠考上已是僥幸。

再說這年頭能考上任何學校出來的前途都不會差了,所以便也不做過多要求,想著他們就報考個家附近的學校,以後畢業了也能就近參加工作,父母親人都在身邊,不用來回的折騰,多好。

老人家的想法和古家二伯姑姑們的倒也不謀而合,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但也不希望孩子離他們太遠,能在家門口有學校上,這就很不錯了。

就是寧致遠這個也能算得上是小學霸一枚的表哥,他和寧榮臻周曉淳這對父母的意見也很一致,那就是要在安城本地上大學。

剩下的如古明天、古明新還有周天宇,三個當兵的不用多說,都是報考的軍校,至於具體最後能考上哪裏,就看他們自己的成績怎麽樣了。

所以,現在唯一的問題,就剩下古明妍和雙胞胎兄弟了。

此前,古明妍是沒有跟古建國他們說起過自己想要去京都上大學的事兒的,因為她並不覺得這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兒。

在古明妍上輩子的那個時代,成績好的孩子報考北京、上海的高等學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即便是成績沒有特別頂尖的,大多數學生也想要趁著大學的好時光去外地見見世面,不是個個都想要留在家鄉念大學的。

也是最近高考完後家裏討論起志願的事兒來,古明妍才發現家裏的哥哥們,除了去部隊的之外,竟然意外的都想要留在安城念書的。

不過仔細想想,倒是也不難理解。

不像後世社會風氣相對自由,大家想去哪裏去哪裏,這個年代,戶籍制度的管理非常嚴格,沒有充足的理由,諸如出差、探親、上學這些,一般人是不會輕易去到外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