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3頁)

趙慧茹一聽又流淚了。

趙太後擺手道:“如今你只能破釜沉舟了。”

趙太後斟酌著言詞道:“聽聞皇上已令崔元舟整頓兵馬,不日將奔赴邊境,攻打元國。你須得舍下景瑞,讓他隨軍出行,趁機奪取崔元舟手中兵權,再打個勝仗。彼時回京,大臣自會奏請皇帝,求封景瑞為太子。只要景瑞手中握著兵馬,再當了太子,何愁大事不成?”

趙慧茹咀嚼一遍趙太後的話,搖著頭道:“姑母,景瑞年輕,沒歷過事,甚至沒出過京,他怎麽可能奪得崔元舟手中的兵權呢?且他又沒打過仗,怎麽能打贏元國呢?”

趙太後斥道:“糊塗啊!景瑞沒歷過事,你難道不會挑兩個歷過事的下屬跟在他身邊,隨時出主意,幫扶著他麽?他沒打過仗,你難道不會說動兩個副將,先許以高位,讓副將助著景瑞麽?”

她喘一喘氣道:“而且,只要景瑞出京,你至少就保住了一個兒子。”

趙慧茹聽得怔怔的。

趙太後見她還不解,嘆氣道:“你附耳過來。”

趙慧茹忙湊近趙太後。

趙太後在她耳邊道:“皇帝不是事母至孝麽?哀家病了,他每日必過來侍疾,有時還會嘗藥。只是哀家喝的這些藥中,難保沒有毒性。皇帝多嘗幾回,也難保不出事。”

“皇帝一中毒,合宮也逃不出幹系去。一聲清查,不管是你,還是皇子公主們,皆要禁足。待鬧一場,哀家借著一點余力,先除了貴妃並她的兒子……”

“到時景瑞再從京外回轉,他是清白之身,自能登上帝位。”

趙太後低聲,授了許多機宜。

趙慧茹先是驚惶,接著點頭。

趙太後再道:“崔元舟不是喜歡羅文茵麽?你悄悄派人去縛了羅文茵,剝了衣裳,趁崔元舟不在府中,便把羅文茵擱到他床上。待得他回府,一揭被子,再有人當場見了,自會把事兒揚開來。皇帝聽得此事,定對崔元舟有意見。”

“君臣既生隙,崔元舟要領軍出行,景瑞自請隨軍,沒準還能得個監軍之職。”

趙慧茹聽完,拜謝道:“若沒有姑母,只怕我們就任人宰割了。”

趙太後道:“記著,凡事要考慮周全,走一步思三步。”

趙慧茹點頭。

趙慧茹從壽春宮出來,疾速回了鳳儀殿,馬上召見三皇子張景陽。

張景陽很快來了,問道:“母後召見,有何要事?”

趙慧茹問道:“上回皇上讓你助著林公公諸人清查是誰指使海子在禦花園放蛇的,你可查清了?”

張景陽惱火道:“至今沒查清。但兒子懷疑,此事跟二哥有關。”

他嘴裏說的二哥,是羅文秀所出的兒子張景昭。

趙慧茹問道:“因何這麽懷疑?”

張景陽道:“有小宮女瞧見,海兒曾半夜裏悄悄去見二哥,隔幾日,海兒便出宮買蛇,順道回了一趟家,給了父母一筆錢,讓父母拿去養老。”

趙慧茹問道:“你有沒有將此事奏報皇上?”

張景陽道:“林公公也知道此事,不須兒子再奏報,料著父皇已知道了。只是沒有拿到實際證據,不好去拿下二哥質問。”

趙慧茹冷笑一聲道:“羅家諸人,皆裝腔作態,一肚子壞水,你要小心他們。”

她說完,招手讓張景陽近前,低聲道:“有一件事交給別人去辦,母後不甚放心,卻要交給你。”

張景陽忙道:“母後只管吩咐。”

趙慧茹壓著聲音道:“你今兒出宮,去見劉松明,遞給他幾句話,他自知道要如何做。”

說著在張景陽耳邊低語。

張景陽聽完趙慧茹的話,面現詫異之色,低聲問道:“母後,劉松明不是只效忠崔元舟麽,肯聽咱們的話?”

趙慧茹道:“你只管跟他說那麽幾句話,他肯不肯聽,是他的事。另外,你行事須得守密,萬不能露了行蹤,也不能讓人知道你去見過劉松明。”

張景陽點頭道:“母後放心。”

待張景陽退下,趙慧茹便暗暗自語:劉松明,是你報恩的時候了!

她嘴裏的劉松明,是崔元舟身邊的副將。

劉松明的父親劉瀚,當年本是趙帝為女兒欽點的駙馬。

趙帝禪位,讓女兒和新帝成親,劉瀚便出京,移居鄉野。

二十幾年前,趙太後聽聞劉瀚病亡,剩下幼子劉松明無人撫養,便特意派人去接了劉松明進京,托在劉氏一族中養大。

劉松明長大後,從了軍,在崔元舟帳下聽命,於今已升為副將。

劉松明跟趙太後這層關系,十分秘密,趙太後除了趙慧茹外,並沒有告訴過他人。

羅文茵並不知道危險將近,這一晚捏了一些藥餅,在燈下對著鏡子左塗右塗,塗完轉過頭問寶珠並吳媽媽諸人道:“你們瞧我現下像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