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頁)

等花大娘退開,諸部將齊齊驚住了,原來跟在皇帝身邊的老夫子,實則是羅夫人。

張子暢笑對諸人道:“朕這番禦駕親征,一路這般順當,全托了茵兒的福運。”

“茵兒總能找到甘泉,也總能提前知道暴雨將至……”

“諸位將軍,咱們這番只些須折了一點兵馬,便打降了元國,茵兒功不可沒。”

“若她不是女兒身,便能記一個頭功了。”

張子暢環視眾人一眼道:“朕思想回宮,便要給茵兒一個名份,封她為妃。只是四妃之位,貴妃居首,朕又不忍心讓她屈居貴妃之下。”

說著做出沉吟狀。

崔元舟已是開口道:“皇上,羅夫人身為女子,記不得軍功,這番封妃位,若是位份太低,便是對軍功的不敬。”

飛塵子也慢吞吞道:“皇上,老道閱過古書,先前倒有一個朝代,宮中不單有貴妃,還設有皇貴妃封號。皇貴妃位份在皇後之下,貴妃之上。皇上若不想委屈有功之臣,不若封羅夫人為皇貴妃?”

這番出征,諸部將時時進張子暢帳內議事,早就把他身邊的“老夫子”視為自己人,當下見得“老夫子”竟是羅夫人,皇帝又苦惱如何給她一個恰當的封號,當即齊齊附和飛塵子的話道:“道長言之有理。皇上自當封羅夫人為皇貴妃!”

崔元舟聽得如此說,卻是朝眾部將道:“待得進城,吾等自當上折子為羅夫人表功,陳說這番大捷前前後後之事,讓諸人知道羅夫人之功績。如此,皇上封羅夫人為皇貴妃,臣民自然慶賀。”

眾部將齊齊點頭。

待諸人退下去,張子暢便笑向羅文茵道:“這番雖還未能讓茵兒當上皇後,但這個皇貴妃,也必要當得風風光光的。”

羅文茵笑著道:“謝謝皇上!”

過了幾日,大軍便到了城外。

大皇子張景瑞並安王早已接到消息,忙率百官出城相迎。

一眾人翹首以盼,待得近午,才見到禦林軍排成兩列,井然有序過來,站立到城門外,接著才是禦車。

百官一見禦車,卻是齊齊驚住了。

禦車兩側車簾撩起,露出裏面坐著的兩個人。

一個是皇帝,另一個,瞧著卻是羅夫人。

羅文茵見黑壓壓一群人過來禦車前行禮,不由略略緊張。

張子暢卻是輕輕握住她的手,低聲道:“茵兒且得習慣,以後,這些也是你的臣子。”

羅文茵忙挺直腰,裝出嚴肅樣子。

張子暢待眾臣行過禮,便擺手道:“且進城再說!”

崔元舟早催馬過來,跟張景瑞並安王低聲說了羅文茵隨軍之事,又道:“待回了宮,皇上便要封羅夫人為皇貴妃了。”

安王還罷了,張景瑞卻是惱道:“父皇為了封她為妃,硬是安了這許多功勞給她,說出去豈不是……”

崔元舟冷聲道:“殿下,這些功勞,不是信口胡侃的。殿下不信,隨意問一下軍士便能證之。”

說著拍馬過去隨在禦車側邊。

待禦車進了城,兩側民眾夾道相迎,雖有軍士相攔,眾人看得不甚清楚,依然還是發出一片贊嘆聲道:“皇上好神武啊,娘娘好生端莊啊!”

此時幾個扮成民眾的小兵便擠進人群中,開始說及羅文茵的功績,又道:“羅夫人如此美貌聰慧,凡人誰配得上?也只有咱們皇上,才配得到羅夫人。現下還聽說,皇上想封羅夫人為皇貴妃。但據說,宮中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對羅夫人不滿,此舉怕是……”

民眾最愛聽八卦的,當下紛紛道:“這可怎麽辦呢?”

小兵嘆道:“我倒想明兒一早,去皇宮前呈血書,要求封羅夫人為皇貴妃。”

眾人一聽,紛紛起了血性,呈血書啊,這個好,得湊一湊熱鬧。

“算我一個。”

“也算我一個。”

“……”

禦車進宮門時,羅文茵不單已得了軍心,還得了民心。

趙嬤嬤聽得張子暢回宮的消息,忙忙進房,到床前跟趙太後道:“太後娘娘,皇上回來了!”

趙太後“嗯”了一聲,睜開眼睛,“咳嗽”一聲,這才道:“還以為哀家死了,他也未必能回來,沒想到回來的卻快。”

趙嬤嬤忙扶趙太後坐起來,一邊道:“太後娘娘可覺好些?要不要再召禦醫過來瞧瞧?”

趙太後略略苦笑道:“嬤嬤何必瞞哀家?這陣子禦醫給哀家把脈,那些神態已瞞不過哀家了。他們不過用藥吊著哀家的命罷了,哪還治得病?”

她說了一串話,略有些氣喘,待喘過氣來,才道:“皇上回宮,誓必來見哀家,待他來了,再召禦醫罷!”

說著,又看定趙嬤嬤,“這陣子,你親自煎藥,不能假手他人。哀家病得如此嚴重,皇上要親自侍疾嘗藥,便由得他盡最後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