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第3/4頁)

跟喬家人對峙時有理有據的把人給威脅了。讓喬家人投鼠忌器,不敢恣意妄為。

名望!自身實力!

顧沉又在稿紙上畫了兩個大大的圈。

這兩個劇情節點的變動,是不是意味著顧沉的名聲越大,名望越高,自身實力越強,劇情對他的限制就越薄弱。

顧沉不知道自己的猜測對不對,但他覺得可以試一試。

要努力,努力變成更優秀的人。優秀到無論劇情光環怎麽掙紮,都沒有辦法達到邏輯自洽的程度,或許就可以擺脫劇情對他的禁錮。

似乎看到了真正重生的希望,顧沉雙眼頓時變得亮晶晶的。他看向高海洋:“會不會太麻煩你了?”

“怎麽會!”高海洋吸了一口奶茶,一本正經的說道:“一次麻煩,終身受益。我這叫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最大化的縮小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

“不過,”高海洋看著顧沉,試探道:“你要是答應出書的話,能不能幹脆把其他四科的思維導圖一塊兒出了。要不然這輔導書不是成套的,人出版社也不太好推銷。”

“沒問題。”事關自己對於劇情限制的試探,顧沉一口答應下來。

高海洋也沒想到事情竟然進展的如此順利。忍不住在心裏給自己比耶,暗搓搓自誇道:“我可真是個小機靈鬼。”

大概是受到了可以擺脫劇情的刺激,當天晚上,顧沉熬夜畫了一個通宵的思維導圖。第二天去上課的時候,還是神采奕奕的。

然後就被《經濟學原理》的課代表叫住了:“邢教授讓你去他的辦公室。”

顧沉猛然回神,才想起來自己答應邢教授,要在專業課前交論文的,差點兒給忘了。

中午午休前,顧沉帶著已經改了好幾遍的論文敲響了邢教授辦公室的門。

“進!”邢教授看著推門而入的顧沉:“給你發微信打電話,為什麽不回?”

“啊?”顧沉一臉懵逼的掏出手機。這才發現已經靜音的手機顯示屏上多了好幾條未讀消息和未接來電。

顧沉冷汗直流,開口解釋道:“我從昨天晚上一直在公共活動室看《稅法》和《經濟法》,手機靜音了。”

這種事情稍微一打聽就能分辨真假,倒也騙不了人。邢教授點點頭:“少看一點手機好。你們這個年紀的學生,還是要多看書。”

說完,邢教授看著顧沉眼睛裏滿滿的紅血絲,又補充道:“但也不能太拼。要懂得勞逸結合,千萬不要仗著年輕就透支身體。該睡覺還是要睡覺的。”

顧沉點點頭。

邢教授又問:“讓你寫的論文呢?”

顧沉把打好的論文雙手交給邢教授。

邢教授看著厚厚一小摞——至少得有三四十頁的論文,有些意外的看了顧沉一眼:“不是讓你寫八千字嗎?”

顧沉點點頭,解釋道:“是八千字。主要是數據圖表比較多。”

哦?

邢教授還真起了幾分好奇。他翻開顧沉的論文,第一頁是目錄。

邢教授大概瀏覽了一下,發現顧沉在做《貿易自由化與市場宏觀調控》這個課題的時候,並沒有像大多數本科生那樣泛泛而談。而是摘選了一個具體叫“笨小熊”的在M股上市的快銷產品作為實際的案例分析。

而在具體的案例分析之前,顧沉還在論文中,習慣性的科普了一下M國資本市場和華夏宏觀調控下的市場經濟的不同之處。

邢教授就發現,光是這個前言科普,其實就有不少論點可以討論。看來這個顧沉,還是有幾分天賦的。

邢教授不吝欣賞的看了顧沉一眼。繼續往下看。

然後邢教授就注意到,顧沉用Python爬取了笨小熊在M股上市前後的所有數據。包括產品價格信息,消費人群的定位,甚至是在上市前後的銷售情況,產品宣發的側重不同,以及品牌在融資前後,以及上市後的不同階段,采取了什麽樣的品控和經銷渠道的整合,包括線上線下的幾次公開的力度比較大的促銷活動的最終銷售數據,然後自動生成了一個品牌所有數據的圖表。根據月度,季度,年度和年報所披露的所有公開信息,來分析貿易自由化和市場宏觀調控下,笨小熊這個品牌的蛻變。

“你Python用的不錯。”邢教授誇贊道。

身為華夏最具權威的經濟學家之一,邢教授也沒少參加各種級別的經濟研討會。包括受到企業的邀請,去做一些經濟層面的指導。平時做學術研究,也經常會接觸到各種數據資料,甚至是企業內部不能公開的數據報表。

但是能把數據分析可視化報表做到顧沉這種程度,讓人看著又舒服又一目了然的,別說是沒有什麽經驗的本科生了,就連各大企業專門做數據分析的部門,拿出來的報表都少有這麽漂亮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