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第3/4頁)

說完,才回應孫局長的話:“齊越下學期就畢業了。我這不得未雨綢繆,先把人給調教好嘍。”

孫局長本來就是閑話一句。倒是沒想到邢老對顧沉的態度頗為照顧。頓時又多看了顧沉兩眼。有人也同樣認出了站在邢教授身邊的顧沉,略帶驚訝的寒暄道:“顧沉?真沒想到我們會在這裏見面。”

邢教授看了顧沉一眼:“你們認識?”

顧沉看了一眼周嶽霆和周爸爸,說道:“我同學的家長。”

周爸爸笑著說道:“小女也在A大讀書。跟顧沉很要好。前兩天還帶著顧沉去家裏吃飯。”

說到這裏,周爸爸看向顧沉,意味深長的說道:“招待不周啊!”

顧沉笑了笑,沒說話。

周嶽霆說道:“顧沉之前在大周天下的售樓部做兼職,還幫我們解決了一場聲譽危機。我跟爸爸都說,顧沉是個人才。還感慨過A大的學生素質就是好。一代更比一代強。至少我上學的年紀,可沒有顧沉這麽優秀。沒想到顧沉竟然是邢老悉心栽培的學生,那就怪不得了。”

這話一說,在場的其他幾位公司代表臉色微妙的變了變。

孫局長好奇的問道:“是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大周集團銷售部的那件事兒嗎?”

周嶽霆點了點頭,絲毫不掩飾欣賞的稱贊顧沉:“事情是周六上午發生的,公關部都在休假。還好顧沉反應及時,第一時間就給曉婷打了電話,又親自指導我們的公關部如何公關,總算順利解決了這場危機。”

“哦?”孫局長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那還真是英雄出少年。”

“什麽英雄出少年,這臭小子就是喜歡賺錢。”邢教授笑著開口:“你們是不知道,我這個學生,開學第一天就逃了我的專業課,跑去售樓處賣樓。被我抓了個正著。我罰他答辯,告訴他如果寫的讓我不滿意,這個學期的平時成績就沒有了。”

“然後呢?”孫局長聽的津津有味。

“然後顧同學就寫了一篇文章,我跟老邢看了,都覺得很受啟發。就讓老邢親自潤筆,發到《經濟學家》上去了。”沈行舟笑著接話。

“那篇文章我有印象。很有實際操作性。”

“這樣說來,邢老能找到這麽優秀的學生,大周集團也是功不可沒。”孫局長開玩笑道。

“時間差不多了,大家進去吧!”沈行舟看了看表,說道。

一行人魚貫進入會議室。顧沉在邢教授後面坐下來,掏出筆記本和錄音筆,全神貫注的記筆記。

今天的經濟研討會的主要內容是討論城建規劃。

為了促進A市的發展,拉動經濟消費,A市政府準備規劃出一個新的商業中心。斥巨資打造一個集購物,美食,文體活動於一體的購物廣場。光是建築面積就超過十八萬平。更不要說這個廣場建成以後,向周圍輻射的其他各種基礎設施,比如說美食街和商業步行街。以及為了配合新的商業中心的發展和繁榮,規劃的一條新地鐵線。

總的來說,這項投資至少得拉動上千億的基建消費。

而目前這個規劃還處於最初的敲定階段。就是連新的商業中心的選址還沒定下來。

目前最大的聲音有兩個,一個是提議在西城區建立新的商業中心,因為西城區是老城區,人流量大。但是城市規劃老舊。這些年來,針對老城區的城市改造也是政府一直頭疼的話題。如果能趁著這次選定新的商業中心,直接把老城區的改造提上日程,對於政府來說也是解決了一個心腹之患。

缺點就是老城區的城市規劃太密集,有些地方甚至還處於城中村的狀態。如果想把這一塊改造成商業中心,光是拆遷這一項的補償款就是個巨額數字。開發商當然也不想在前期投入那麽大的成本。所以就比較僵持

另外一個就是在東城城郊開發新的商業中心,並且向周圍輻射美食街,步行街,高校,住宅,醫院,學校等基礎設施。然後再開通一條地鐵線過去引流。從無到有直接打造新的商業中心。

缺點則是風險太高。因為誰也無法斷定這麽做是否能夠成功引流,是否能把新的商業中心打造成客流量密集的消費中心。是否能夠盤活這個大項目。

因為涉及到政府扶持還有其他的方方面面,參與招標的幾家公司也是各有各的算盤。

比如說周家和霍家就傾向於在東城區新建商業中心。因為兩家幾年前在東城郊區合力購買了幾塊地皮,恰好就在這個規劃的範圍內。如果政府能把商業中心的選址定在東城郊區,再開通一條地鐵線,周霍兩家手上的地皮立刻就能水漲船高。

而淩家就比較傾向於開發西部老城區。因為淩家的很多物業和寫字樓都在西城區。如果政府選擇開發西城區的話,淩家的產業自然也能翻倍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