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

約在子夜時分,路招、馮楷二軍後撤返回張遼大營,此刻張遼已統中軍出發,留護軍薛悌、監軍王淩督後隊。

王淩果然站出來:“江東,國之藩籬也。國家消耗錢糧使我軍來此,意在庇護藩屬,宣揚國威而已。若是輕易退軍,為藩屬所輕事小,若使藩屬兵敗亡國,則有傷國家體面。”

“我欲助戰藩屬宣揚陛下恩德,戰後也好與水師同返廣陵。諸君可願相隨?”

路招、馮楷見薛悌不發話,留守的將校也沉默看他們,只好齊齊拱手:“謹遵王使君之命是從。”

七月十五日四更時分,天色伏曉之際,王淩、薛悌統軍一萬六千陸續抵達灄水東岸三十裏處,正生火用餐,人馬喧揚,仿佛張遼主力盡在此處。

漢口大營下遊三十裏處正是灄水口,原關羽大營已被朱然占據,大營在灄水西岸,吳軍遍布灄水兩岸紮營、過夜。

灄水口下遊的江渚上,蔣欽一早江霧彌漫時就巡視水寨,這是趙累的水寨,哪裏有暗樁,哪裏水淺,對趙累所部水師來說一清二楚,完全可以乘著江霧襲殺過來,不怕船只擱淺。

不需要朱然詳細布置,自四更時各軍飽餐,各軍以精兵披甲列陣上前,余下軍隊充作輔軍,或拆卸紮營的木料裝船,或背負曬幹的蘆葦捆跟隨大軍前進。

要強渡漢水,沒必要非要突破漢口大寨,只要已蘆葦束捆綁做筏,就能輕易渡過漢水。

一葦渡江,大抵如是。

也在四更時,漢口大營鼓點聲中,全軍將士飽餐後,帶著幹糧出營。

上遊馮習七千人也乘坐竹筏出現在二十裏外,登陸結陣,緩緩向決戰之地進發。

南岸步騭說服賀齊,欲與黃權說和,放黃權率軍退去,黃權自然拒絕。

見他拒絕,吳軍當即一分為三,部分守武昌,主力步軍繞開營壘去攻夏口,另有朱桓部水師則出樊口,走長江繞遠路去上遊參戰。

北岸,田信與李嚴早早抵達適合兩軍決戰之地,這裏南北寬七八裏,南邊是長江,北邊是湖泊、沼澤,吳軍步兵想要來奪漢口大營,這八裏寬的江邊灘塗地就是必經之處。

這裏是不毛之地,大雨洪水蔓延時,往往和江渚一起會被浩瀚江水淹沒。

“今日依舊是西北風,利於我軍。”

“我欲布置疑兵於湖澤之西,待步軍廝殺相持時,點火縱煙遮蔽視線,而我則突陣斬將攪亂敵陣,那時候我軍四千騎士分作八隊,可大破敵軍!”

田信指著北邊蘆葦密布的西側講述,又指著正面戰場說:“此處地狹,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而非兵多者勝!”

李嚴看己方左翼蘆葦湖澤地:“君侯,若布置疑兵於此,敵軍兵眾,自來搜索。”

“不怕,馮習部會向此處行軍,吳軍若分兵來襲,泅渡湖澤而來,多是散兵、輕兵,非馮習敵手。”

田信說著扭頭看己方右翼,那裏是長江,是關羽水師與蔣欽水師決戰之地。

這一戰必須打贏,李嚴、黃忠、劉敏、梅敷、趙嶽各軍潰敗,丟失了絕大部分的鐵甲、重裝器械、弓弩,南岸也是,撤回北岸的軍隊幾乎全部無裝。

僅僅是遺失的鐵甲,目前估算最少也有三萬套。

現在不怕吳軍來戰,就怕吳軍冷靜下來後相持,等吳軍消化繳獲的漢軍器械後,那戰鬥會更困難。

整個荊益二州全力生產,需要幾年才能生產出來三萬套鐵甲?

沒有鐵甲,怎麽北伐中原?

跟魏軍對壘,拼的就是重裝步兵。

吳兵對壘魏軍失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吳軍陸戰步兵披甲率遠不如魏軍,如果吳軍現在撤退,好好整編軍隊,就有了在中原戰場跟魏軍對壘、廝殺的資本。

不管是殺戮繳獲,還是俘虜降軍交易,丟失的鐵甲要盡可能的奪回。

淡淡江霧彌漫在這片灘塗地,朱然立在戎車上緩緩前進,左右兩側是排成一個個方陣的吳軍步兵陣列。

從將校到士兵,皆是亢奮激動,幾天時間裏他們從北岸得到了上萬領鐵鎧。

鐵鎧是什麽?可比護身符有用的多,哪怕是俘虜轉化來的山越兵,讓他在鐵鎧、神靈護符之間做選擇,他也會選擇鐵鎧!

潘璋所部更是全員披甲,出現在漢軍左翼,踩踏著湖澤邊稀疏蘆葦叢前進。

八裏寬的戰場,被吳軍步軍陣列擠得滿滿,李嚴座下白馬不安,打著響鼻:“君侯,不若暫退三裏?”

田信眯眼看三四裏外破開淡霧而來的黑壓壓如山洪、黑線一樣的吳軍陣線:“敵在四裏外,我軍在五裏外,何懼?”

李嚴只好忍住,靜觀吳軍陣線前移,約一刻時間,吳軍推進到兩裏外,已能聽清潮水一樣的吳軍步點,而田信身邊正快速搭建指揮木塔,四丈高的木塔以拼接的方式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