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

丹陽鄉郊外的鍛造坊裏,關平轉了一圈頗感失望:“陛下還以為孝先會督造許多神兵利器,我來丹陽探望小妹是私事,還有許多使命。”

丹水沿岸村社中設立小型燒炭場,燒好的木炭向丹陽鄉匯聚,采集來的礦石也會在這裏進行熔煉。

有成熟的炒鋼法,唯一的問題是每一爐的鋼水材質不同,小概率可能是優良的鋼水,往往更有可能炒過頭,炒成熟鐵。

這裏有熔爐兩座,炒鋼爐兩座,鍛爐一座,農具生產以澆鑄為主。

田信好歹也有熟鐵含碳量少,生鐵含碳量高,鋼介於兩者之間的知識;也知道高溫環境下分子……應該是分子,或者是碳原子更活躍。

所以已經有了原始的滲碳處理辦法,也有了穩定的農具澆鑄生產流程。

先是以炒鋼法炒鋼,不追求控制炒制技藝炒出鋼水,一步到位炒出熟鐵;再以熟鐵澆鑄農具。

澆鑄模具受限於技藝,有少許的瑕疵,熟鐵澆鑄農具後趁熱打鐵,鍛打成型,備用。

然後熔煉生鐵,生鐵融化的溫度低,熟鐵需要的溫度高……把熟鐵澆鑄的農具泡到生鐵液裏,保持溫度浸泡一天時間,然後取出來用尿液淬火,再燒熱回火,覆土冷卻。

只要造出來的農具比熟鐵澆鑄的耐用,在田信眼裏就是合格的。

工具的重要性不需要細說……一個營步兵,裝備的手斧往往不足五十口;軍屯時,都是采伐硬木以火燒打磨、刀削的辦法制造工具,這種工具聊勝於無,要花費許多人力制造、修繕,以維護這些工具。

與其浪費人力維護木制工具,還不如開設鍛造坊自己制造工具。

南陽本就是冶煉中心之一,恢復建造冶煉基地難度不算大,比其他地區簡單許多。

只要能源源不絕產出優質農具,農具帶來的生產力提升,足以養活鍛造坊相關產業的人力。

工具提升的生產力,能養活工具制造的人力,那就是賺的。

也因為這樣,鍛造坊真沒必要追求兵器打造,征北軍、昭陽邑的根基太薄弱,技術儲備也不足,打造兵器事倍功半,無益整體局勢。

田信是真的沒有打造兵器、鎧甲,劉備、關平的期望注定落空。

哪怕關平轉了一圈鍛造坊,又來到倉庫溜達,看到的只有農具,並無兵器鎧甲。

他很失落,打秋風的想法落空,轉而說正事,先問:“孝先可知陛下為何不處置來敏?”

這不需要田信思索,張溫早就跳出來勸慰田信,解釋了其中因由。

來氏家族的影響力……說有,還真有,也不斷在擴大;說沒有,其實也沒有。

來敏去益州避難,南陽又長期遭受戰亂,後十來年時間裏又受控於曹魏,所以來氏家族對南陽鄉黨的影響有限,父祖積攢下來的人脈並沒有繼承、經營。

不殺來敏,純粹是不想染血開一個壞例子。

田信忍住怒火沒殺來敏,不是怕來氏家族影響力,更不是怕南陽鄉黨,只是不想在關姬、劉備面前殺人,也不想開啟擅殺大臣的頭。

劉備不殺來敏也是一樣的考慮,不想開一個惡劣的頭。

不然殺來敏泄恨事小,眼前固然痛快,也會給田信埋下長遠的禍患。

為了消除這個禍患,田信不肯犧牲自己……那只好殺更多的人。

正是珍惜這種寶貴的氣氛,來敏才有恃無恐。

“殺之無益,後患無窮。”

田信隨意回答一聲,腦子裏還在想孫權、潘濬商議變法的情景,腦袋裏自動帶入嬴渠梁的剛毅、硬朗、豪爽氣質……只覺得怪異非常。

“是呀,殺之無益,幸好孝先當日忍耐克制,不然會陷陛下於兩難。”

關平興趣乏乏朝倉庫外走,田信跟上,就見關平手裏遞來一小團帛書,接住抖開只有幾十個簡體字,內容就一個。

丞相諸葛亮以‘來敏疏狂亂群,甚於孔文舉’之由,罷免來敏太子家令一職,還勒令閉門思過。

劉備不好處置,田信肯定會記仇,早早處置來敏,事情也就揭過,沒必要為一個來敏去跟北伐集團鬧別扭。

為掩飾、壓蓋潘濬身上的汙點,太多的人跟著倒黴,到頭來沒保住潘濬,潘濬還出走江東,荊人種種辛苦付出如同一個笑話。

潘濬有幹才,又年輕,值得保護,可來敏呢?

關平遲遲不見田信給準話,就問:“丞相處置,孝先可能滿意?”

“尚輕。”

田信將帛書遞還:“我不殺人,依舊禁錮來氏子弟、門生故吏仕途。”

摧毀一個經學家族,禁錮仕途就可以了。

汝南袁氏之所以發展迅速,就在於投機、站隊的技能優秀到爆炸,幾乎沒犯過錯,逢賭必贏。

袁氏世治《孟氏易》,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又有庶流子弟在宮中擔任……中常侍,幾代人積累威望、人脈,到袁紹兄弟時已經達到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