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2/2頁)

可能裁退三百余人,不是只有這三百余人敢放水,而是太多人一起放水,但趙雲這裏只有三百多指標。

作為一個兼任過襄陽郡守的將軍,夏侯蘭很清楚物資轉運是怎麽回事,也清楚北府糧票制度的運轉體系。

市面上的糧食足夠人吃,卻出現短缺,還有董恢不敢說的問題……這意味著更嚴重的事情已經發生。

究竟發生了什麽?

夏侯蘭盯著董恢,轉而追問:“府兵何故失望?”

“這……這,實不知該從何談起。”

董恢輕咳兩聲,略窘迫倉惶看一眼左右,見這處小庭院裏暫時沒外人,就放低聲音說:“各郡軍資專供各營,專人支收,非江都、朝廷能過問。朝廷遷來,每月俸祿將近五萬石,宮室度支約在兩萬石。江都庫藏不充,又要轉支軍資,實乃捉襟見肘也。”

“遂有人主張調益州米,先發益州糧票,再以糧票兌換益州米。”

“計策是好的,可許多官吏親屬、仆從一同遷入江都,實無米做炊,區區糧票又不能果腹。恰好北府四營輪番上值,攜帶五千石糧票。”

迎著夏侯蘭銳利目光,董恢訕訕做笑:“仆也不知朝廷如何想的,竟以六千石益州糧票換取四千石北府糧票。不想東征失利,吏士家屬急需撫恤,而新運來的益州米止有八萬石。朝廷、宮室勉強度支,更無力撫恤之事,北府四營衛士由是失望。”

江都尹李嚴手裏肯定還握著應急軍糧,這是保證前線軍隊的物資,也是城中士戶的口糧保障所在;各郡也有,這些都是軍資。

現在糧秣吃緊,李嚴都不肯拿出府庫裏應急的軍糧,各郡郡守誰又願意?

夏侯蘭只覺得匪夷所思,又理解這些年孫權、曹丕日子又多艱難了。

敗仗不僅僅是死人、折損丁壯人口這麽簡單,引發的連鎖反應都是極大的。

這兩個人能維持內部穩定,已經是很厲害了。

不過問題根本原因在於漢軍戰爭機器運轉的太快,各郡幾乎沒有三年之積,今年又有旱情,這才出現了糧荒。

這種糧荒不是缺糧,而是缺乏流動的糧食,缺乏朝廷百官、及其家屬、仆從的糧食。

這批人的糧食支出,本就不在戰爭預算中,就連吏士撫恤需要的糧食,戰敗焚毀的糧食……都不在戰爭預算中。

糧食缺口已經產生,只能依靠益州來補。

這種情況下,南中之戰還能否發動?

夏侯蘭以一種理解、釋然的面容長嘆一聲,什麽都說不出來了。

董恢面有戚戚之色,現在糧荒,好在還沒有波及到軍隊、士戶,不然到時候誰來都不頂事。

可現在這種糧荒,士戶不滿,已經有了許多不好的苗頭。

特別是士戶,是江都的主體居民,他們對遷來的朝廷、宮室缺乏好感,隨時可能發生影響惡劣的沖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