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

與陳震一起回江都的還有益州大儒,丞相府勸學祭酒秦宓。

在益州,秦宓自然是德高望重;在朝野,秦宓也有廣泛且正面的名聲。

只是在關羽那裏,有些看不上秦宓。

陳震這裏與馬謖吃羊敘舊,討論的話題主人公秦宓則出現在大將軍府,向關羽陳述益州這大半年的教育進展。

對於推廣軍中教育、軍中選士,自然是存在層層阻力。

這本是上古傳統,也是羽林、虎賁、北軍的傳統;可先帝企圖擴大軍中教育規模,明確選士制度時,依舊在各種阻力下,漸漸消沉如泥牛入水。

誰也沒法像田信那樣,一開始就有一個擅長講學的龐林做參軍、典軍、護軍;而且魏軍被俘的軍吏,反而是北府軍中教育制度的真正奠基者。

正是這些失去人生自由的軍吏,在各種威逼利誘下,積極推動軍中教育,才在北府兵中形成了最初的規模。

連大字不識的巴蠻子、荊蠻子都被教育成能背誦、熟讀千字文的低級軍吏……到這個地步,北府已經習慣了軍中教育。

適應、支持這個制度的留下,不適應、不喜歡、抵觸這個制度的離開。

因此,哪怕秦宓在益州積極推動軍中教育,可缺乏得心應手的中低層執行者,所以進展遲緩……缺乏最重要的‘被俘軍吏’。

這群為了自由、生命、或更好的夥食配給的俘虜,在講學過程中積極性很高,堪稱無私奉獻的典型。

這種人不好找,更難找來幾十人、幾百人,所以客觀上,這個教育的種火就很難點燃。

可秦宓真的已經盡力了,面對關羽,秦宓有些遺憾:“之前,仆與丞相商議,效仿北府道理學院,欲在青城立一座軍事學院,集中精幹吏員,於軍中廣選敏銳之士,專心於教學。可三十人教授三百人;兩年後,就能三百人教授三千人。不出十年,益州各軍自能煥然一新,皆通文墨,曉暢大義!”

關羽聽著還是有些不滿:“十年,未免太長。”

對此秦宓別無他言,神色嚴肅:“百年樹人,十年,已是取巧。”

見關羽一時無言,秦宓又說:“比之北府相關規劃,益州已落後十年,實難追趕。若是能集中罪官,使戴罪講學,或許能有所提升。”

讓犯罪削職的罪官來當‘被俘軍吏’,以各種更加嚴重、高額的獎賞來激發他們的講學積極性……或許可以再縮短一些時間。

秦宓這個提議幾乎是唯一的補救辦法,關羽心中抵觸,問:“丞相如何看?”

“丞相以為彼輩乃害群之馬,使之講學贖罪,遺毒萬世,斷不可取。”

秦宓說著略有遺憾,知識就是知識,文字就是文字,只是推廣軍中啟蒙教育罷了。

這些罪官能搞出多大的事情?可諸葛亮已經反對,關羽這裏看情況肯定不可能接受。

不論大將軍還是丞相,對於清濁之分,還是過於執著,不肯變通。

秦宓也不好再說,向關羽講述益州各個方面的詳細變化。

作為勸學祭酒,他地位清高,負責的範圍又遍及各郡各軍,又身為益州大儒人脈廣布郡縣,因此對益州各方面發展、變化有詳細的認知。

這種認知,是超出丞相府相關文字奏報的,也正是關羽急需的,故認真聆聽,不時發問。

只是秦宓心中還是放不下軍中教育,他去過峴首山,對很多事情已經有了明確的預知和判斷。

緊抓軍中教育,這才是目前唯一的機會,最好采用各種破格手段,不能拘泥於成見。

比如罪官講學贖罪制度,這個跟北府的俘虜軍吏講學立功贖身是一個原理。

軍中有軍法,不好好講學,不好好學習……是要挨板子掉腦袋的,自然比正常的教學效率高一點。

必須要讓軍隊學習,知道為人處世的大道理。

如今先帝遺澤尚在,現在的吏士普遍念先帝的好,對皇帝、帝室存有敬重之心。

這就是很好的勢頭,需要為他們啟蒙,讓他們能聽懂人話,也能講人話,讓他們知道戰鬥的意義,也讓他們把先帝的仁德一代代、一層層的散播下去。

能遏制北府威德的,除了朝廷、地方官員的兢兢業業外,還要時刻高舉、宣揚先帝仁德。

作為益州碩果僅存大儒之一,秦宓早年就曾聚眾講學,願意帶著幹糧來聽講的學生少了幾十人,多了過百人,多是家資富饒之輩。

可現在負責推廣軍中教育,才知道這件事情有多麽為難。

軍人中有性格非常頑劣的,幾乎不可教化;但也有戰爭磨煉後開竅的,對當官、求學之類的事情非常有積極性。

越是接觸這個‘粗鄙’的集團,越是能感受到北府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