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2/2頁)

當年一起編纂蜀科的法正、劉巴、伊籍已經病逝,就剩諸葛亮、李嚴,這兩個人都適合執掌廷尉府。

諸葛亮、李嚴之外,就剩陸議適合擔任廷尉卿,陸議有這方面的素養,也有這個威望;另外半個就是潘濬,潘濬縱然選錯了路,可論專業,擔任廷尉卿也算是綽綽有余。

此外徐庶也適合做這個廷尉卿,不管專業素養還是人脈、影響力,徐庶都夠;只是禦史中丞是個重要的崗位,不宜輕動。

目前為止,朝中重要崗位缺員,補員的優先考慮重點是專業素養,其次才是資歷、功勛、人脈、影響力之類的;否則寧可空著,搭起一個架子,也不會任命主官。

再過十年,下一代人成長起來,朝中崗位必然人才濟濟,有充足的備選。

也因為田信此番‘五共原則’,朝中舊人之間的競爭會寬松很多。起碼,兩代人以內,不會出現朝中爭位而翻臉的情況。

矛盾自然不會憑空消失,只是將各方競爭公卿之位,改為了舊臣輪班擔任公卿,當代降臣繼續熬著,等待補位。

將原來的競爭矛盾,轉化成了舊臣、降臣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中,田信站舊臣,就這麽簡單。

李嚴目前也就適合做廷尉卿,不止是專業對口;也因為李嚴的產業需要逐步轉移。轉移了產業,李嚴才能心滿意足離開中樞,去地方上做一做封疆大吏,當一當土皇帝。

就放權來說,先帝願意放權;關羽不想放權也由不得他;而田信,自然是樂意放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