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

魏延府邸,雖是深夜,魏延仍舊擠出時間聽兒子講述沿途見聞。

這不是一個侍中諸葛喬的事情,而關系著整個新的天子近臣團隊。

董允費祎這批人被清掃出局,留出的職務空缺要重新補足,補充的人選自然優先是舊臣、功勛子弟。

季漢的功勛軍吏子弟大概有三個群體,一個自然是追隨關羽,以前軍、東府兵為主的舊荊州軍;一個是北府、嶺南群體;另一個則是益州、中軍、後軍群體。

魏延在漢中實驗西府兵兵制的時候,許多中軍、後軍、益州軍的中高級軍吏子弟就在漢中山谷河道中歷練,專門負責物資轉運、儲存的後勤事務。

用中高級軍吏子弟來負責最要命的輜重儲運工作,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人盡其用。

諸葛喬、魏不霸等人就曾在漢中歷練過,積攢過相關經驗,對小規模的軍事調動、指揮也有所涉足,這自然是為了子承父業,培養足夠的指揮人才。

魏延此刻聽著陷入沉吟,捏須輕輕捋動或者搓一搓。

父子所處的環境、層次、經歷不一樣,看待事物的側重點也就不同。

對魏不霸來說,這是幫好朋友、跟著好朋友一起捍衛正統的偉大時刻,為此奔波、吃苦、送命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這是朋友之義,與人臣大義的結合。

何況自己又不止一個兒子,兒子願意去做有意義、值得用生命去做的事情,那去做就行了。

就季漢自開國以來,就沒一人犯罪殺全家的說法。至於被大火延燒幾乎滅族的孫氏諸侯……誰會拿他們當自己人?你會嗎?你肯定不會。

可是自己呢?

正統很重要,可追隨先帝,難道僅僅是因為正統?

劉姓諸侯、郡守那麽多,之所以追隨先帝,難道僅僅是為了興復漢室?

是要興復漢室,是漢室鼎盛之世,而非僅僅皇帝姓劉的世道。

自先秦戰國以來,也就兩漢期間有過長達二三十年的長治久安……這就是許多人心中盛世的模樣,外王內聖,士民衣食豐足。百姓豐足才能提倡道德教養,才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大家理想中的盛世,是以兩漢大治之世做參考,稍稍加入一點自己的奢想,就有了各自眼裏的盛世模樣。

可所有人眼中的盛世,都不及田信眼裏的盛世恢弘。

家家有齊全工具,就這麽一個簡單、樸素的提議,就能讓幾乎所有人想象到這樣的世道該是何等豐足。

魏延跳躍、反復的思維漸漸趨於統一,對期待的兒子說:“朝中種種反復,我皆不在意。只是天下大亂易,大治難。敢亂天下者,我與之不能共存。”

魏不霸聽著略有些失望,父親應該旗幟鮮明支持帝室才對,現在居然是這種保守言論。

不止是魏延,趙雲、陳到、田豫、文聘等江都領軍重臣都是保守態度,不贊成打內戰,誰打內戰就打誰。

誰要成為惹禍的第一人,那就是所有人的敵人。

魏不霸也僅僅是有些失望,並無不滿,起碼父親還是支持他的,不像有些人,約束子弟不需跟著諸葛喬、關平攪合事情。

諸葛喬、關平因為喜歡繪畫這個共同愛好,正引領一輪功勛子弟之間的融合。

只是關興因當年江陵守衛戰擔任過刺奸營的營督,許多前軍、東府兵軍吏子弟更喜歡關興一些,跟關平走的只是一小部分。

隨著戰事延後國內開始休養,許多人都閑了下來,沒有正事去分散注意力,所以平日裏就開始思索各種人事相關的問題,好見縫插針,找一個進身之階。

魏延自然不缺進身之階,也不缺避禍的退路,只是如今朝廷渾水漸漸清澈,誰是誰的人可謂是一目了然。這種少了人情味的朝廷,令魏延有些不適應。

於是思考一晚上後,次日來到大將軍府。

現在的關羽比半年前足足消瘦了四五十漢斤,倒是把胡須染的黑黑的,須眉又能遮掩松弛的皮膚,反倒有一種變年輕十幾歲的感覺。

可魏延卻能感受到關羽的虛弱,如果給自己一個執宰的機會,看看現在關羽憔悴又強作精神的樣子,自己絕對扛不住這樣的重擔。

關羽可以選擇輕松一點的執政風格……可怎麽說呢,這些年以來,軍吏們有軍功分紅,地方官吏是真的窮苦慣了。

軍隊解散五分之四開始休養,這意味可以壓制地方官吏的龐大軍吏組織解散了,這種時候亂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了。

關羽能怎麽辦?只能更加高效、準確的處理各種事情,面對事情拖延,成為惡風、惡俗難以治理。

高效的理政效率的背後,是關羽的長期加班、熬夜。

魏延來時,關羽正生悶氣,得悉魏延來了,趕緊讓人把魏延帶到後院與他見面,省去了魏延排隊、等候傳見的時間……畢竟,魏延也是突然造訪,而非提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