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

蘭台,徐庶與幾名禦史在此翻閱原始文档,主要是北府光復關隴後搜集到許多漢末長安城內儲備的資料,這部分文档記載了董卓、蔡邕執政時期的朝中各類公文、記錄。

李傕郭汜之亂,三輔大亂時,這個階段的公文損毀、遺失嚴重,但也能看出當時天子、朝廷依舊有詔命關東的措施、影響力。

田信自然不會把寶貴的原始文档移交江都,他移交的是手抄版本。

如果可以,田信也不想移交這部分寶貴的文档……這些文档真的很貴,關系著長安、雒陽這漢室兩座都城海量的銅器信息。

再加上呂布奉命挖墳,挖出的金銀寶玉更是一筆難以估量的財富。

董卓退守貧瘠、衰敗的關中,以劣勢人力、物力,相持數年後反而能壓著關東群雄打,已經說明這些財富有多麽強大。

先秦、兩漢有逢年過節、遇到什麽事情就鑄造銅器進行紀念的風俗,一座座宮室更是需要雄偉、金燦燦的銅器進行裝飾、鎮壓風水。

普通五銖錢零碎細小,在民間流通過程中漸漸遺失,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可那麽大的宮觀銅器,怎麽可能說不見就不見了?

哪怕董卓鑄造過天下有名的劣錢,可具體為董卓執政操刀的是蔡邕、王允,蔡邕拿主意,王允的尚書台負責執行,劣錢數量並不多,又能消耗多少銅?

銅器不翼而飛?

不可能,所以肯定有個原因,讓這些銅器不見了。

這就是徐庶帶人常來蘭台翻閱文档的原因,蘭台是原始文档;東觀是手抄後經過重新修編的版本,信息會有刪減,或增加一些注解,這跟原始文档沒法比。

可關中送來的是手抄版,增減信息絕對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管是出於維護董卓主簿田儀的目的,還是醜化關東群雄……北府送來的手抄本,一定有刪減。

徐庶還是選擇沉心研究,想從其中尋到蛛絲馬跡。

這注定是徒勞的,田信並沒有授意刪減內容,只是把相關的文档一卷卷的選擇隱藏,沒有進行謄抄。

謄抄再修改,肯定會留下線索,可如果很多卷宗毀於戰火,‘遺失’了呢?

不僅有目的的整卷、整部的隱瞞,還將其他不相幹的文档隨機抽選……只謄抄抽選出來的這一小部分,真能讓江都方面找到線索,那也就認了。

反正這麽多年過去,關中又長期被鐘繇經營,誰能說清楚究竟還能剩下多少銅器?

田信有目的的阻隔信息,徐庶這裏徒勞無功,但也不算無功。

午間用飯時,趙雲也來了蘭台。目的與徐庶一樣,也關心這批銅器的下落。不像徐庶時間自由,趙雲每日也就能擠出兩三個小時,過來翻閱手抄。

他來時徐庶就在蘭台外的走廊下用餐,盤坐在草席,面前小方桌擺著手抄文档、茶水、筆墨,食盒就放在一邊。

見徐庶提筆書寫,彼此也只是輕輕打個招呼,趙雲就入蘭台內了。

徐庶目送趙雲背影消失,稍稍默然,還是繼續書寫:“已閱所抄七千三百余卷,未見分毫。因能斷定,彼有所察覺,卻不知進展如何。此事會移文少府,由少府遣使去查。若搶先一步,雖無千萬萬,也有其半矣。”

這些銅器本就是帝室財產,少府衙署過問、追查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就看楊少府肯不肯豁出臉面去查。

稍作停頓,蘸墨飽滿後,又書寫:“直百錢、新五銖之別,乃大司農、少府分內之事,公宜與少府楊威公協商議定,以免物價板蕩,奸商豪強居中謀利,使上、下兩傷。”

這是寫給大司農王連的一份信,稍後又給楊儀寫信。

怎麽處理直百錢與五銖錢的關系……這是個容易讓負責人粉身碎骨的問題。

從權限、管轄方面來說,應該由王連、楊儀聯合協商解決,由他們拿出幾個解決辦法,再經過朝廷集議討論長短優劣,最後由關羽選一個。

所以出了問題,責任大頭也不可能在關羽頭上,肯定出在少府、大司農兩個單位,到時候借某人腦袋一用絕非什麽玩笑。

直百錢範圍之廣,鑄造之多,已經成了一個朝廷不願意面對的信用災難。

而直百錢最初的鑄造、管理者,正是王連為首的這些南陽人。

現在益州豪強手裏有大量的直百錢,這都是支持漢軍戰爭時,由官府用直百錢收購物資時支付的……比起強行征收,也就給了貶值最少五十倍的直百錢,起碼豪強們還可以安慰自己:畢竟是賣了錢的,不虧。

益州的物資支持了漢軍最初的連續征伐,雖有仕途方面開放的名額,可海量直百錢就壓在益州豪強的手裏。

重新推行五銖錢,意味著益州豪強手裏的直百錢最少貶值五十倍,或貶值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