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2/2頁)

拖到後年,進行全面動員後,這五支軍隊的規模可以達到二十萬。

受限於鎧甲儲備,真正能參與一線搏殺的甲兵規模不會有較大幅度的變化,不管今年冬天,還是明年的冬天,江都那裏實際參與搏殺的甲兵規模始終在七八萬左右。

只是軍隊的規模越大,攜帶的補給輜重就越充足,可以打準備更充分的仗。

可征用丁壯人口越多,對農業的破壞、幹擾就越大。

所以這一仗打完,荊州、湘州、益州的這些年休養恢復的成果就會倒退,會跟關中、江東持平。

饑荒、疾病肯定會蔓延,第一波損失的,恰恰是這幾年出生的嬰孩。

江都集結重兵,短期內並無什麽好擔憂的。

關平、趙累漢口兵敗實在是太慘,加上江東歸順……所以朝廷手裏並無什麽水軍力量;目前湘江、長江流域最為活躍的水運力量是北府的,是徐祚舊部。

這意味著老丈人想再打一場襄樊之戰,也會缺乏水軍優勢,無法對北岸發起有效的進攻。

反而己方水軍優勢,一旦襄樊地區開戰,別說襄陽,就是江都一帶,都在己方穿插、破壞的範圍內。

沒有優勢水軍,那長江這條運輸幹線對朝廷來說就是死亡線。

大軍出征,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借助水運便捷,還要處處提防。

因此江都要跟自己開戰,首先要有一支可靠的護航水師。

所以,今年益州方面不會有大的動作,只會乘著目前還未全面對抗,會竭力向江都運輸糧食。

等明年,朝廷有了新的,可靠的水師,才敢動手。

田紀、賀齊還有最多一年的時間做戰爭準備,足以經營出鐵通一樣的陣地。

特別是田紀,南陽駐留府兵雖說有三分之二遷徙到關中……可他們的鎧甲軍械依舊留在南陽。

鐵甲、皮甲三萬余套,足夠田紀守住南陽。

思想前後,還是決定先吃河東的大餃子。

就欺負江都目前缺乏戰艦,不敢率先翻臉;也吃定了朝廷死抓著鹽路不肯放手這一心理。

做出決定,他轉身拿到朱漆筆,將沙盤上鄧城的鄧字抹除,在邊上寫出一個血色的樊字。

朱漆筆放回,對身邊的杜恕說:“發信南陽,改鄧城為樊城。樊城,樊籠之城。當年大將軍受困於樊,今年亦當如是。另,奪情令先,拜征北護軍。”

杜恕當即起草文書,補充說:“公上,令先已改名,為正。”

“郤正?”

田信呢喃一聲,點點頭:“好名。”

見田信認可,杜恕起草公文裏就無郤纂了,只有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