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2/2頁)

緩慢、細嚼慢咽吃了小碗裏的野草莓,她取手絹擦拭唇角後又問:“公上,今後盧學出路何在?”

盧植的影響力害了長子盧節、次子盧儉,這個兩個兒子在安葬盧植後就先後死於亂兵之手,幼子盧毓存活。

蔡琰通過司馬文這裏了解到盧毓與司馬懿有一些默契,盧毓擔任魏國選曹尚書時著重提拔了許多人,比如河內常林,在曹丕時期擔任少府;曹丕被驅逐後常林又轉任大司農,掌握著魏國財政度支。

以盧毓典掌魏國人事選拔、任用的資歷,自然在曹丕、曹叡父子手裏得到了忠誠方面的考驗。

這樣的人又跟司馬懿有一些聯系,今後恐怕不可能平安落地。

盧學衰落至此,若盧毓遭到清算,那勢必一蹶不振。

這終究是先帝所在的學脈,若是突然斷絕,必然會有誹議。

她壓到現在才問的問題,自然不是好回答的。

田信也早有準備,不是為蔡琰所問而準備的,而是對盧學一系的準備,直接回答:“學術在於匡正人心,不應過多摻雜道統之爭。”

這個口子不能開,否則今後執政過程中不滿分子都會半路加入盧學,將盧學與先帝的傳承掛鉤,會影響朝野的人心穩定。

蔡琰能猜測到一些可能的因由,可不能判斷哪個更重要。

原因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

不僅司馬文完了,盧毓、盧學也完了;蔡學得到了一個極好的衣缽傳人,也失去了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

換言之,蔡學今後的敵人只有一個,是鄭學。

鄭學已經完成了古今文經的大一統,蔡學不能局限在古今文經這個戰場,要開辟、發展新的學問,立足於鄭學之外的層面,並依靠先發優勢和熟練的經驗擊敗後發的鄭學。

只要是鄭玄生前不了解的,那都是鄭學的短板。

想到盧植、鄭玄這對同窗師兄弟的學說就此衰落,蔡琰不勝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