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2/2頁)

“今兒還挺早的。”

劉氏笑笑:“還不是我那兩個乖孫子,一大早我跟老頭子起來準備送他們去趕考,結果兩個非說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讓我們送,這不,又回去歇了會兒就醒了。”

這幾個婆子叫趙錢孫李。

那趙婆子便住在何家隔壁,聞言冷哼一聲:“聽說這回可是知縣大人主考,嚴得很呐,別人讀了十來年書的都不定有把握呢。”

潛意思是說他們家那兩個才讀了幾年?

劉氏也不高興,她幾個乖孫讀書那可是有天份的,連書院的舉人老爺都親口斷定過的,自家沒出息的,還看別人家也一樣了?

要不,她兒子怎的是知府老爺呢。

不過因著張氏摻和進別人家事裏頭,讓趙婆子的兒子媳婦當真和離了,劉氏心裏有虧,見了趙婆子也諸多忍讓。

裏邊,人參也正給米仙仙說起這事兒。

隔壁趙婆子的兒子趙亮是個貨郎,經常擔著貨到處走,他要往鄉下走,便時常回不來,有事便住在農家,給上幾文當房錢,等貨快沒了才回,那趙亮媳婦便在家裏伺候公婆,上月突然發現這趙亮竟然在鄉下跟一寡婦有牽扯,兩人已經住在了一起,對外還宣稱是夫妻。

不僅如此,這趙亮還把走貨賺的銀錢分一半給寡婦用,再拿一半補貼家中,兩處妻子,左擁右抱,好不享福,那趙亮媳婦便是覺得到手的銀錢不對勁,這才找了天特意跟著趙亮,當場抓獲。

張氏跟趙亮媳婦關系好,得知了過後很是為趙亮媳婦抱不平,還罵了趙亮一頓,在趙亮媳婦提出要和離的時候,上躥下跳的沒少出主意,幫著趙亮媳婦狠狠從趙家拿了一筆銀錢走。

劉氏原本是不打算讓她跟著摻和的,哪怕就算是摻和也多勸勸,都說勸和不勸分,她倒好,比趙亮媳婦還義憤填膺,鼓動著人家和離,還前前後後搭手幫忙,把趙婆子給氣得在門口破口大罵了好幾日才消停。

劉氏說她,偏生張氏覺得自己做得很對,還跟她頂了幾回。

“奴婢打聽過,這鄰裏們都說那趙婆子不好相與,兒媳婦沒了,便想讓何家賠。”

“賠?”米仙仙:“賠甚麽?賠他們一個兒媳婦不成?”

張氏確實不對,別人家的家事摻和進去,說白了,這只是個鄰裏而已,那趙亮媳婦若真想和離,跟趙家人商量便是,便是商議不好,那還有衙門在呢,輪得上她來定誰對誰錯的?便是真要跟人抱不平,暗的不行,非要明著來麽?

這兩家還是鄰裏呢,她這樣一弄,自己倒是痛快了,留了婆母對著外頭為難情得很。

人參道:“趙家失了一大筆銀子,正想著找回來呢。”

米仙仙撇撇嘴兒。

這是活該。

突然,米仙仙又想到,這趙亮甚少歸家,這趙亮媳婦在家伺候公婆,跟張氏的情形可謂是相差無幾,這回大嫂張氏鬧著要和離,莫不是見了趙亮媳婦的事兒想到自己身上來了,覺得大哥在外頭也養了人,也想學著趙亮媳婦的做派這才想著要和離?

“夫人讓奴婢去打聽,奴婢也打聽過了,這四周的都說平日裏大夫人最喜跟隔壁趙亮媳婦和巷尾的一個寡婦走得近,幾乎是整天跟她們在一塊兒說東說西的,上街都是幾人一塊兒去呢。”

她問:“近日呢?那趙亮媳婦和離了住哪兒?”

人參面兒上有些一言難盡,回道:“在前邊巷子裏,是大夫人幫著給租賃的一間屋子,前些日子大夫人幫著把東西家夥事兒給搬了去,便時常往前邊巷子走了。”

...

大嫂張氏真的厲害啊。

幫著人家和離不算完,還忙前忙後的幫著人家租賃房舍,搬東西呢。米仙仙敢斷言,只怕隔壁趙家認定了是他們何家躥著她兒子媳婦和離的。

趙婆子確實是認定了是何家在挑撥離間才讓她兒子媳婦和離的。

她見劉氏不吭聲,越發認定他們這是心虛,說話也越發不客氣起來:“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心裏在想甚麽,我跟你說,我兒子媳婦和離了,下一個可就輪到你兒子媳婦了。”

她這人,只會說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