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2/4頁)

帖經是主考者將需要考試的經書任意翻開一頁,只留開一行,其余的都被遮蔽。同時,又用紙隨意遮蓋住這一行的三個字,讓應試的學子讀出或寫出被遮蓋住的文字。每經十帖,考生能回答出五條以上者為及格。

這種考試方法,要求應試者熟讀熟記經文,即使是注釋之文也必須熟讀熟記,那些不能熟記經文、不辨章句者,根本無法應付這種形式下的考試。

陸時秋聽說這個考試規則,差點沒把自己嚇暈過去。這完全就是考學生的記憶力。只要稍微背得不那麽熟,就有可能記不得。

好在他已經把四書、五經爛熟與胸。擔心自己遺漏哪篇文章,他打算重讀一遍,加深印象。

雜文泛指詩、賦、箴、銘、表、贊之類,測試應試者的文學才華。自奉元帝登基,雜文二首明確定為詩、賦各一首。詩賦考試要求考生有相當的歷史文化知識,還要求考生具有生動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審美感受能力,比帖經墨義之類要清新活潑而富於靈氣。

陸時秋自從喝過那瓶才華藥水,瞬間把他的詩情激發。他寫的詩很有靈氣。而且他特別喜歡寫反諷詩。就連袁先生讀過他幾篇詩作,都能拍案叫絕。

策論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

這方面照理說是陸時秋的短板。他是個白身,平時接觸的人都是百姓,國家大事一竅不通。但誰讓他有四乙這個好夥伴呢。

像四書、五經這樣的書,被許多大家讀過,對於書裏的注解,許多大家都有不同看法。而四乙這個圖書館全部收錄進去。

貧民百姓接觸不到的東西,陸時秋都能看到。

他根本現在國家形式分析這些人的論點,把自己的論點寫下來。

陸時秋從來不認為那些大家說的話就是對的。環境不同,政令也不同。

策論就是這樣,不能一成不變,人雲亦雲,你得有自己的想法。

他的想法通常能讓人耳目一新。

當然有時候也不免小家子氣。考慮更多的還是百姓的利益,而不是朝廷。

袁先生看過他寫的策論,把他不足的地方指出來,而後分析給他聽。

袁先生生於小地主家庭,這種階級的人,既看過底層的貧苦,也見過上層的奢華。

他看問題的角度,多少與陸時秋有些出入。

這是陸時秋所沒有想過的。

人們勸人常用一句話,叫“換位思考”。這四個字看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相當難。

窮人沒有過過好日子,他很難想像富人買一百只鴨,就為了炒一盤鴨心。

窮人認為那樣太奢侈,鴨心哪有肉好吃。

而富人沒有過過窮日子,他很難想像有人居然一天只吃一個窩窩頭。怎麽咽得下去?

同理,皇上和百姓想問題自然也不一樣。

皇上看問題,必定是站在最上層,他想要的無非是國庫充足,百姓富足,政治清明。

陸時秋作為一位貧苦百姓,想要讓自己的策論得到認同。他就必須得站在官員那邊思考問題,又得讓百姓得利。

兩全其美的法子是那麽好想的嗎?

沒聽說過,朝堂上,皇上跟大臣常常議見不合,大臣死諫,皇上不肯讓步,鬧出事來嗎?

陸時秋想問題就差那麽一點“兩全其美”的意思在裏面。

這方面,陸時秋只能博采眾長,多讀別人寫的策論,看看從大局出發,是怎麽解決問題的。

府城很快到來。

一、二場,陸時秋都能輕松應對。

唯獨這個策論,陸時秋考得不是很輕松。

這次考的問題框架很大,大到陸時秋根本沒有思考過。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如果你是一縣之長,該如該治理轄下?”

一縣之長就是縣令,需要負責審判、財政、治水、苛捐雜稅、戰時的征兵工作,凡是與老百姓的生活與民間息息相關的事情,都是縣令的責任。

如果從各個方面詳述,兩千字根本不夠。

最好的答題技巧是先概括,然後選擇其中之一加以詳述。

審判、財政、治水,征兵都屬於保守類型。選擇這四點詳述,中規中矩。但是考官不會給高分。

想要高分,就得另辟蹊徑。

陸時秋打算從苛捐雜稅出發,然後引向其他方面,用以小極大的方法總結出“地方興,朝廷興”的論點。

這樣他既是從百姓出發,又跳出百姓的圈子,展示他的大方向。

但是另辟蹊徑同時也意味著要冒險。

苛捐雜稅有時候並不是上面征收,而是官員自己中飽私囊。

這次主考官是新任河間府知府,陸時秋不知道他為人如何。如果跟前任知府一丘之貉,他極有可能會落選。

但想要提高名次,不鋌而走險怎麽行。

陸時秋痛定思痛,還是按照壓住自己的憤怒,洋洋灑灑寫了一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