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2/4頁)

陸時秋打定主意,叫了孩子們到一處人少的地方。

囡囡,三丫和二丫勾頭看那火車,顯然還沒有回神。

陸時秋也不理會她們,看向沈青墨和方永康,“我打算去商部買些券,你們呢?”

方永康身上帶了不少錢,點了點頭,“可以啊。我來的時候,爹娘給了我一千多兩銀子,我也花不了那麽多。”

沈青墨手頭也有錢。他的珍珠圓子方子每個月都能分到一百多兩,這些年他攢了四五千兩,原本想在京城買處宅子,所以把錢都帶來了。

他沉吟片刻才道,“我去看看吧。”

蘇沫陽來時帶的錢也不算少,也要跟去看看。

“那走吧。”

到了商部,孩子不能進去,陸時秋讓顧雲翼帶著三個丫頭在外面等他們。

顧雲翼拍拍胸脯,“先生,放心交給我吧,我保證看好她們。”

陸時秋點頭。

三人進去後,商隊已經擠了不少人。

確切地說是不少商賈,嚴府的管家也在。

陸時秋上前跟他打招呼,嚴府管家笑道,“你們也來了?”

陸時秋點頭,兩人閑聊一會兒。

作為一名商人,哪怕這人只是嚴府的管家,他很快就從火車上嗅到商機。

如果他們能買下一輛火車,那豈不是有源源不斷的錢。

誰知來這一問,火車不賣,他們只賣火車券。

利息6%,這個利潤,許多貧民百姓能看得上,可是吸引不了這些商人。嚴府管家很失望。

又跟陸時秋提起火車的出現,將會對商機造成巨大傷害。

陸時秋想到紅樹村那些商隊。

如果真是這樣,其實未必會造成傷害。

至少他們的蛤蜊可以賣到京城了。

以前想都不敢想。因為京城太遠了,根本不劃算。

現在想想,火車一節車廂就能運幾噸,到了後,就能把貨卸下,多劃算。

陸時秋跟嚴府管家聊了一會兒,對方就告辭了。

陸時秋擠進去問火車券的事情。

一年利是6%,兩年利是7%,三年利是8%,四年利是9%,五年利是10%。最多可以買五年。

蘇沫陽家裏做生意,再加上他接下來還要任職,花費比較多,所以他只買了一百兩,五年的利。

用他的說法,他就當這些銀子打了水漂。

沈青墨買了一千兩,三年的利。方永康買了五百兩,三年的利。

陸時秋手頭銀子不少。

但是這個火車券還是有一定風險的,他只買了五萬兩。一到五年,每個一萬兩。

幾天後,商部公布鐵軌布置圖。

商部集了多少錢,陸時秒不得而知,但是這次從南至北,中間經過十三府,全長總共三千裏,震驚全國上下。

建立鐵軌就意味著,要有許多百姓前去幹活。

商部已經發布征調令,每天付三十文酬勞,征調民工。

古代都是勉強服勞役的,商部卻是付酬勞,而且這個錢並不少。

條令發出,不少百姓人心浮動。

陸時秋看到這條,憂心自己的育嬰坊。

帶著三個女兒去城外查看,卻看到育嬰坊還有十來天就能建成。

陸時秋這才放了心。

沒幾日,殿試正式來臨。

這次殿試題目跟會試是絲絲相扣的。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一條鞭法的利與弊?

幾天前,女皇批閱完會試卷子,成績發放,立刻跟朝臣們討論會試題目。

一開始朝臣是拒絕,但是女皇天皇態度強硬,硬是革除了幾位守舊派大臣。

底下朝臣不得不同意。

但是商量完,朝臣們定出來的政策是“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家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並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這樣大大簡化了稅制,方便征收稅款。同時使地方官員難於作弊,進而增加財政收入。

具體實施是三條:

一:清丈土地,擴大征收面,使稅賦相對均平。

二:統一賦役,限制苛擾,使稅賦趨於穩定。

三:計畝征銀,官收官解,使征收辦法更加完備。

一條鞭法出來後,也曾在朝廷的邸報中刊印過。

月國藏書閣就有售賣,只要時刻注意時政幾乎沒人不知道。

這題是考進士們的觀察力與思考能力。

這世上沒有一條政策是完美的。

哪怕是這個看似能夠解決“土地兼並”的方法,也不代表它不會出現問題。

時間眨眼即過,兩個時辰,很快到來。

等他們從宮裏回來,陸時秋看著他們臉上帶笑,“怎麽了?”

沈青墨也沒想到,“先生,這次題目真的跟‘一條鞭法’有關。您真的猜到了。”

陸時秋看到邸報後,就讓他們圍繞這個題目寫了一篇策論。

誰成想,還真就考到了。

就連陸時秋自己都沒想到他運氣這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