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秋宮(下)(第2/2頁)

“子啟不曾告知老婦你到了他帳下之事。”少頃,董貴嬪道。

我說:“此乃近日之事,殿下日理萬機,這等小事自不足掛齒。”

董貴嬪道:“恐怕並非小事。據老婦所知,子啟尋了你許久。”

這並不奇怪,我當年遁走的原因之一,也是秦王。我那裝死的辦法,連公子都不曾一下全信,何況秦王。

“殿下求賢若渴,在下著實受寵若驚。”我說。

董貴嬪淡淡笑了笑。

“子啟雖非老婦親生,但世間最知曉他脾性的,莫過老婦。”她靠著憑幾,淡淡道,“外人皆道他殺伐果斷,深不可測,但在老婦看來,也不過是被逼到了絕境,不得已而為之。若論其本性,卻常是敏銳而細致。他所作所為,皆經深思熟慮。”

我訝然,不明其意,只得挑著好話敷衍道:“殿下雄才大略,常人不可及。”

董貴嬪看著我,沒有接話。

“雲霓生。”片刻,她問,“你先前已經躲了三年,若有心再躲,全然可繼續隱姓埋名。如今卻為何歸順了子啟?”

我知道此人不好哄騙,如實道:“秦王手中有在下真心所愛,在下不得已為之。”

“哦?”董貴嬪神色好奇,“你真心所愛為何?”

“恕不便告知。”

董貴嬪笑了聲,卻道:“如此說來,子啟必是與你約定,成事後便成全你心願。”

“正是。”

“到了那一日,你便會再度離去麽?”

“正是。”

董貴嬪頷首,似放下心來。

“如此,”她說,“還望你信守今日之言。”

我訝然,回味著這話,如墜雲霧。

董貴嬪卻不再多說,讓那老宮人扶她回寢殿去,她乏了,打算歇息。

“夜裏還要行事,你可到偏殿去歇息,養養精神。”她對我吩咐道。

我應下,起身行禮,送她離去。

直到在榻上躺下,我仍想著董貴嬪方才的話。

她不希望我留在秦王身邊麽?我琢磨了一下,覺得大約就是這樣。至於因由……我想,定是我太過聰明。聰明的人總是容易立下大功,歷來功勛卓著的元老,總會變成皇帝的煩惱,什麽白起啦,韓信啦……

我幻想了一下,既然董貴嬪如此防備著我,那麽如果秦王到時候不放人,倒可以用上一用。想到秦王跪在董貴嬪面前,痛哭流涕地保證他一定不會把我這禍患留在身邊的模樣,我的心情一時好得難以言喻。

董貴嬪說得沒錯,夜裏要幹大事,白天更當養精蓄銳。於是,我毫不客氣地在偏殿裏一直睡到了黃昏。

太陽漸漸沉入西邊之後,便是我準備動手的時機。

董貴嬪對此事似頗不上心,再見面之後,並沒有與我商議那許多事。

她坐在那供奉廬陵王的神龕前,手裏轉著念珠,閉眼低聲誦經,神色安詳。這大約是她長年累月的習慣,一坐就是兩三個時辰,終於打住的時候,已經臨近子時。

“你該去了。”她停住誦經,轉頭對我道。

我早已將一應物什準備好,離開了宮室,走入殿外的漆黑之中。

黃昏之後,各處宮室便落了鎖。

我翻墻出去,外面的宮道上,一個人影也沒有,照明之物,只有天上的一彎月亮。

這對於我而言足夠了。

皇宮四周有高城深池,連兵馬也難攻打,何況尋常的盜賊。故而這宮中雖宮室頗多,實際上並不需要防賊。宮中的內衛大多是為把守宮門而設,巡邏也不過是為了防止什麽地方失火。因此,在這深夜之中,宮道中唯一能撞見的,不是老鼠便是黃鼠狼,我大可大搖大擺地行走。

承露宮的方向,一片屋頂在月色下若隱若現。我順著宮道朝那邊走過去,沒多久,已經摸到了宮墻的邊上。

我挑了一個好攀爬的地方,將帶著勾爪的繩子拋上去,翻上墻頭。

仔細查看,只見挨著墻的是一道回廊,沒有點燈,也並沒有什麽人影。

桓府和沈府,無論多偏僻的地方,夜裏也總會點上蠟燭燈籠,以顯示氣派。相比起來,這個太後宮簡直像是鄉裏的小戶人家。我心想,謝太後當真是命運多舛,東平王果真小氣,連個臉面也不舍得裝。

待得落地,我順著回廊,往前方而去。

這承露宮我雖不曾來過,但各處宮室的前堂後寢分布都是一樣的,要找謝太後的寢宮,順著方向就能找到。

果然,未過多久,我穿過一道小門,進到了一處大宮院裏。正中的屋子看上去終於有了些宮殿的模樣,屋檐下點著幾只燈籠,正是承露宮的寢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