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密詔(上)(第2/2頁)

說罷,他看著陸融:“我聞揚州刺史王遜年老體衰,多次辭任,朝廷苦於無上佳人選,一直不曾回應。揚州當下之勢,非果敢有謀之人不可擔當,以聖上之意,陸公最為適合。”

陸融的神色果然觸動,旁邊的陸笈亦頗是吃驚。

“這……”陸融看著公子,眼睛裏的精光閃爍不定,堆起笑容,“老叟一介庸才,怎敢擔此大任。”

公子微笑:“此乃聖意,陸公莫過謙才是。”

陸融嘆道:“我當年蒙召入宮拜見文皇帝,那是聖上還是皇太孫,不想多年過去,聖上還記得。”

“聖上自幼聰穎,博聞強識,陸公乃揚州望族之首,聖上又怎會忽視?”

我坐在一旁看著,喝一口茶。

這麽好的價錢,陸融不答應才怪。

一州的都督和刺史,各掌軍政,為防止各州官長與地方勾結,擁兵自重,此二職向來必不以本州人士擔任。故而公子提出讓他來當揚州刺史,乃是史無前例之事。我若是陸融,此刻必是在瘋狂許願皇帝還活著的事是真的。

當然,皇帝和秦王都不曾許諾過讓陸融來做揚州刺史,這些都是我教公子說的。公子對假傳聖諭這樣的事十分抵觸,但情勢比人強,這是說服陸融最便捷的路子,公子也想不出比這更好的主意,只得找我說的做。

此法效用確實明顯,陸融看上去神情大悅。

他又是謝恩又是感慨了一番,話鋒卻是一轉:“如此,還有一事,頗為緊要。”

“何事?”公子問。

“陳王乃揚州都督,不知聖上屬意何人接任?”

我心裏冷笑,陸融果真是個油頭,得隴望蜀,公子給他許了個揚州刺史仍不滿足,居然還想打揚州都督的算盤。

公子道:“揚州都督統管水陸兵馬,人選之事,聖上亦已有考慮。說來,陸公和伯載對此人也頗為熟悉。”

陸融和陸笈皆露出訝色,陸融即刻問:“何人?”

“沈沖沈逸之。”公子道,“他當下也在涼州,護衛聖駕。”

陸融沉吟,少頃,微笑撫須:“聖上英明。”

說罷,他忽而看向我,仿佛現在才發現公子身邊站著一個活人。

“這位可就是當年名震雒陽的雲霓生?”他說。

“正是。”我行了個禮,“幸會陸公。”

陸融的目光在我面上停留片刻,轉頭對公子道:“元初不愧當世俊傑,身邊亦能人輩出。”

公子道:“陸公過譽。”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公子和陸融將動手的細節大致敲定了下來。

如陸笈先前所言,陸氏早已著手準備對付秦王。陳王雖然將揚州諸多軍政要職換上了自己人,但畢竟經營未久,根基不深。無論都督府還是刺史府,大多的士吏皆為陸氏等三家所掌控。就連陳王經營得最用心的揚州諸軍亦然,雖陳王的人不遺余力占據上層,但眾多出身揚州的低階官長比起來,數目微不足道。且軍中長期受陳王黨羽勾心鬥角所累,積怨已深,籠絡起來不費吹灰之力。

至於沈沖接任揚州都督之事,陸融這般痛快答應,亦有因由。

他是個識相的人,知道公子既然把揚州刺史之職給了他,那麽揚州都督之職則必然要從皇帝這邊出人接任。

楊氏在揚州的勢力僅次於陸氏,子弟多任文武官職,無論是陸融還是陸班,都想讓楊氏站在自己這邊。沈氏一向被楊氏視為自己人,讓沈沖來當揚州都督,楊氏必然樂意。

當然,在天下人眼裏,沈沖是一個溫文爾雅翩翩君子,雖然得過先帝重用,但不過做些咨政之事,並不像公子那樣在軍政謀略上嶄露頭角。這樣一個人,也更容易讓陸融覺得好拿捏,放下戒心。

在這般大事上談妥,後面的事,賓主相談甚歡。

不過陸融父子決定投向公子這邊,要對付的人除了陳王之外,又多出了陸班,計議變得更為復雜小心。

“豫章王既有入揚州之心,恐怕亦不曾松懈,未知東安鄉侯與豫章王可有來往?”公子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