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轉圜(上)(第2/2頁)

“這尚不知曉。”我說,“但秦王的志向,乃在桓氏之上,他當政,比桓氏更好。”

桓瓖沉下臉:“元初也這般想?”

“元初從不與志不同道不合之人為伍,公子是知道的。”

桓瓖神色不定,室中安靜。隔著墻壁,可聽得外面隱約傳來樂歌和歡笑的聲音。

正沉默之時,門上忽而傳來輕輕的叩擊聲,桓瓖沒好氣道:“進來。”

門打開,一個桓瓖的侍從進來,看看桓瓖,又看看我,囁嚅道:“公子,外頭來了一位□□的內侍,說是要尋……要尋雲女史。”

我和桓瓖都愣住。

桓瓖疑惑地看看我,即刻道:“快請。”

侍從應下,未幾,一人走進來,卻是馮旦。

“拜見桓公子。”他笑眯眯地一禮。

桓瓖顯然也識得他,目光閃了閃,點點頭:“馮內侍怎來了此處?”

馮旦道:“王府中有些急事,小人奉秦王之命,來請雲女史回去。”

我看看他,心中雖疑惑,還是點了點頭。

“今日多謝公子,”我向桓瓖道,“你我改日再敘。”

桓瓖淡笑:“也好。我母親也想見你,今日她還說要在府中設宴,邀雒陽的舊日故友賞花,到時邀你,還望你莫推卻。”

這倒是天大的面子,桓瓖母親的賞花宴向來出名,可不是人人能去的。

我說:“府上相邀,斷不敢辭。”

說罷,我向他一禮,隨馮旦出門。

鳳鳴樓外,馮旦引著我走到一輛馬車前,道:“姊姊,上車去吧。”

我看著他:“你怎知曉到此處找我?”

馮旦笑了笑:“姊姊是王府中的要人,姊姊去了何處,大王怎會不知曉?”

我了然。秦王那般精細的人,既然等著我做事,自不會連我的行蹤也無人盯著。方才桓瓖看到馮旦時那強自鎮定的模樣,想來他也著實被驚了一下。

“秦王有何要事?”我問,“這般著急?”

馮旦道:“我也不知,不過他似乎接到了一封信,是揚州來的。”

揚州?我隨即想到公子,心中一振,即不再耽誤,上車去。

回到□□,堂上,秦王正坐在案前,見我進來,道:“你回來正好,元初從揚州傳信來,你可看看。”

說罷,他將一封信遞給我。

我接過,拆開,迅速看了一遍,不由地愕然。

這是公子親手所書,他在信中提到,要親自到雒陽來一趟,與秦王商議皇帝還朝的事。

心驀地撞了一下,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再看一遍。

沒錯,那上面的確寫著他要過來,與我一樣,在揚州乘海船出發,同行的還有豫章王。

“聖上要還都?”我向秦王道。

“正是。”秦王道,“這是孤攻打雒陽之前,便與元初商議的事。孤在雒陽開幕府,聖上卻在揚州設一個朝廷,終究不妥。當下雒陽既已拿下,朝野都盼著聖上當早日還都,此乃眾望所歸之舉,可穩定中原人心。”

我應一聲。

皇帝還朝,自是遲早的事,不過不是現在。

這是我和公子、沈沖商議決定的事。雒陽無論有沒有皇帝在,它都掌握在秦王的手裏,皇帝過來,便成了真正的傀儡,全憑秦王挾持處置。這對秦王自是有好處,對皇帝而言卻有弊無利。

皇帝母子二人所求不過保命,能與秦王交易的唯有帝位,若在天下未定之時便早早地交了底,是為不智。我等當初辛辛苦苦將他們母子從東平王手中救出來,為的也並非是這般結果。

既然公子不是真心來跟秦王商議皇帝還都,那麽便是為了……

我心頭不由一甜,只覺纏繞自己的瑣事突然被斬開一道光,周身飄飄然。

“甚歡喜麽?”秦王瞥著我。

我隨即將唇邊的笑意收起,正色道:“此事有利殿下的大業,我自當歡喜。”

秦王不置可否。

“你方才去見了桓瓖?”他說。

我說:“正是。”

“他找你何事?”

“不過敘敘舊。”

秦王道:“蔣亢那邊如何了?”

我說:“他那邊無妨,明光道願與殿下議和。”

秦王頷首。

我以為他會問得再細致些,不料,他似乎並無多少興趣。

“雲霓生,”他說,“你當知曉,世間之事,皆有取舍,從無兩全其美。”

我看著他:“殿下何意?”

“無他。”秦王目光深遠,淡淡道,“不過是怕你顧慮太多,束縛手腳,反受其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