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要獲獎了?(第2/3頁)

可蘇嬌楊的行為給他們來了一個‘會心一擊’。

只要出題老師不想讓你做出題目來,就算把類似的題目擺在面前,讓你對照著邊寫邊抄邊思考,你都不一定能夠做出來。

蘇嬌楊見沒人能解出這道題目來,知曉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便不再為難學生,走上講台親自將這道題目給拆解開講了一遍。

講完之後,蘇嬌楊問學生,“這題目難嗎?所用到的原理,不都是課本中那幾道例題中用過的嗎?”

學生們啞口無言。

確實是課本中那道例題的變式題,可蘇嬌楊出題的時候實在是太雞賊了,嘴上說得萬變不離其宗,然而把題目變得就快連祖宗都不認識了。

原先的例題都是根據公式一步步往下推算就可以,可經過蘇嬌楊的變式之後,若是再按照那例題的思路去做,第一步就要碰壁!

這下沒人敢不把《實變函數分析》與《近代數學基礎》不當回事了,個個都課前仔細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及時復習,遇到不會的題目還會堵到蘇嬌楊的辦公室去找蘇嬌楊答疑。

蘇嬌楊依舊同陳潤之老先生在一個辦公室內,陳潤之老先生聽著蘇嬌楊與那些學生探討問題的對話,滿懷欣慰。

一晃大半個學期就過去了,蘇嬌楊幾乎將國防科大圖書館內所有與經濟學相關的藏書都給看完了,總算從千頭萬緒中捋出一個大致的思路來,而那綠油油的靈感發夾上也已經積攢了足夠多的啟發時間,蘇嬌楊再次對‘發展經濟學’這個課題發起了沖擊。

與之前的課題攻關不一樣,蘇嬌楊之前做研究的時候,好歹能摸著別人走過的石頭過河,哪怕別人沒有走完,那也為她提供了許多啟發性的思路。

可研究‘發展經濟學’這個課題時,是沒有引路人的。

或者說,有引路人,但那些引路人提供的思路都已經被蘇嬌楊給否定掉了,她只能循著這個課題的‘初心’,重新開辟出一條獨屬於自己的道路。

而這條道路,既阻且長。

陳潤之老先生一直都知道蘇嬌楊在研究宋忠堂教授給的那個課題,他也知道蘇嬌楊在研究過程中遇到了瓶頸,可這個瓶頸是外人無法相幫的,只能靠蘇嬌楊自己走出來。

陳潤之老先生能幫蘇嬌楊做的,就是盡力將系裏的那些雜事瑣事都派給別人去做,盡量不要讓蘇嬌楊分心。

————————————————

另外一邊,東北油田的那些廢井經過‘搶救’之後,產油量都已經步入了正軌,東北油田的領導就快將蘇嬌楊當成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給供起來了。

那些新打的油井所采用的打井方案、抽采方案等都是由國防科大地礦系給提供的,從一開始就沒有犯致命問題,產油量穩步增長,已經達到了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高度。

石油工業部的領導之前還擔心說這種成果是曇花一現,可這都生產了一年,單單一個東北油田的產油量就快趕上國內其他油田產油量的總和了,他們還有什麽好擔心的?

在石油工業部領導的授意下,東北油田編寫了一份相當漂亮的報告,一路提交上去,最後落到了大領導手中。

大領導看著這份東北油田提交上來的‘答卷’,相當滿意,當場就授意,“今年年末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可以給東北油田留一個名額。”

石油工業部的領導聽到了風聲,趕緊給東北油田打了電話過去,通知東北油田的人早做準備。想要拿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必須得拿得出一份像樣的科技成果來,單單憑那石油生產報告是遠遠不夠的。

東北油田的領導犯了難,他倒是想拿出一份像樣的科技成果來,可他去哪兒整這個成果?

國際科學技術進步獎只有一個,東北油田的領導是想自己上的,他要是能拿了這個獎,履歷上就會漂亮許多,之後說不準還能往更高的地方爬一爬。

可東北油田的領導心裏也知道,這份科技成果是國防科大地礦系的,而且國防科大地礦系對這個材料極度保密,簡直能用嚴防死守來形容,除了國防科大地礦系之外,沒人有具體的成果。

那該怎麽辦?

東北油田的領導也想過同國防科大地礦系的孫主任談談,讓孫主任把這個成果讓給東北油田,可孫主任會讓嗎?

用腳趾頭想想,孫主任都不會讓,這可是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啊,國內科研人員能夠拿的最高獎項,許多人兢兢業業做一輩子研究都不一定能拿到,怎麽會有人舍得讓出來?

而且東北油田的領導也能看出來,真正做出油田產量預測模型的人不是孫主任,而是那個蘇老師。

為了這個獎項,怕是國防科大內部都會掐起來,根本不可能輪到他們來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