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4/7頁)

於是,隆寧伯就暫時擱置了讓何宜嫻進陳王府的計劃,一門心思的謀劃起進宮的事兒。可就在此時,鎮國公府竟然上門求娶。

鎮國公府當然是一等一的門戶,這要是為著自家女兒的幸福,那是再好不過的了。可是,隆寧伯府家計劃了那麽久,就是為著得一個可能的皇子的。如此一來,可不是打亂了計劃了麽?

自家的女兒自家知曉,這鎮國公府突然上門來求娶必定是有緣故的。稍稍聯想一下,再抓幾個下人打問一下,雖然不能知道具體的情況,可大概的還是能猜的出來的。

於是乎就有了後面,隆寧伯府跟何宜嫻的拉鋸。最後,以何宜嫻放棄了手頭的財產為代價,嫁進了鎮國公府。因為在此之前,何宜嫻對外宣傳了很多自己多能幹,在隆寧伯府有多少錢財的事情。如此一來,除了鎮國公府的兩萬兩銀子的聘禮而外,她基本上是光杆子嫁了過來的。

可是因為有了先前的宣傳,說自己有錢,而現在卻是沒多少嫁妝帶過來的。於是,對於這點,何宜嫻早早的進行了公關,話裏話外的告訴沈熠,她不慕錢財,一心想著嫁給沈熠,又因為憐惜擔心娘家人日後生計,所以,她將錢財全部留給了家人雲雲。

鎮國公府煊煊赫赫了兩甲子,富貴盈門的,哪裏將這些個放在眼裏。當然也不會過問此事的,沈熠對此也是不在意的。於是,何宜嫻嫁妝疑雲也就讓她自說自話的解釋了過去。

其實,當時,何宜嫻之所以如此爽快的不帶東西過來,不光是為了怕肚子遮掩不住,實際上也是心裏很有底氣。想她的能力,日後到了鎮國公府還怕掙不了家業。

別的不說,她乃堂堂的世子夫人,進門管家理事不是理所當然的。如此一來,她有的是機會發展事業的。可惜,事與願違,等她嫁過來,她才發現,原來鎮國公府的管家權根本不在他們這一房,而是在三房的手中。

為著這個,何宜嫻明裏暗裏使了不少法子想去將那管家權搶過來,可惜,根本是螳臂當車,根本無用。先時,她還天天在鄭夫人面前暗示,意思是,這管家權本來是他們這一房的,怎能讓別人管著,要鄭夫人想辦法將管家權拿回來。

何宜嫻想要什麽,鄭夫人也是明了的。雖然不大高興何宜嫻一進府就想搶管家權,不過,鄭夫人也不是不通情理的,先前自己不便管家,現在何宜嫻乃是世子夫人,管家應也是明正言順的。

可是,這話,鄭夫人還真不好開口。對於自己不管家的真實原因,鄭夫人明白,曹夫人卻是不知道的。現在如果直接去跟曹夫人去要,鄭夫人還真開不了那口。哦,先前,你說嫌麻煩不管家,將家務事一甩手給了別,現在娶了兒媳婦就想要回去,天下哪有那麽便宜的的事兒。

本來鄭夫人還想冷處理一下的,想著曹夫人想必也是知道這規矩的,這世子夫人進門了,該是放權就放些給她好了。

可惜,等了一陣子,曹夫人卻是紋絲不動。鄭夫人這時也明了了曹夫人的意思,管家權,曹夫人暫時是不想放的。

也是,如此有利可圖之事,誰人願意輕易放手。鄭夫人是理解曹夫人的,可是何宜嫻不理解,見天兒的來找鄭夫人,話裏話外就哭訴自己這個世子夫人有名無實,連家都不能管的。

這個問題是要趕緊解決才是,可因著自己身份的問題,有好些個東西,鄭夫人不便出面。思來想去後,鄭夫人找到了袁太夫人,讓她去跟二兒媳婦講講這個事兒。

袁太夫人也是管老了的,三兒媳不願放權是情理之中,孫媳婦想要權也是情理之中。於是乎,袁太夫人出馬,曹夫人讓出了一些府中人事來給何宜嫻管。

可惜,這些個大多都是些吃力不討好的清水衙門。那些個有油水的如采買、如人情打送什麽的,暫時,何宜嫻還落不到手上。

為此,何宜嫻真是恨的牙癢癢。日常跟沈熠說起來時,可沈熠卻也是不大在乎的。

今兒個話都說到這裏了,可是得好好說道說道才是。於是,何宜嫻在聽得沈熠這直戳戳的話後,咬著後槽牙答道:“此一時彼一時,當日我嫁給你時,是覺得有情飲水飽。可過日子不一樣啊,你看看,這添置東西,日常花銷,什麽不得要錢的。何況,我只不過說了那麽一下而已,又不是真想怎麽著了。”

“不過,話說回來,子亮,你看看,我乃堂堂的世子夫人,可這管家權卻是沾不了多少的邊兒。你說說,這還是個理兒嘛。子亮,你看,你要不要找個機會去跟祖母他們說說。畢竟,這國公府日後是你當家,不是你三叔他們當家的。”

又來了,又來了。沈熠很是頭痛,原先沒成親前,他還覺得何宜嫻很是不錯,很是能幹,甚至有幾分超凡脫俗的。可是,現在變得卻是一臉的市儈。這女人一成親,莫非都是這麽絮叨不知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