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下頭的村民們都楞了楞, 待回味過來李建國在說啥的時候, 都歡呼起來!大食堂終於解散了!

吃了近兩年的大鍋飯,雖說這年頭的吃食不多,調料也不夠,不管是大食堂還是自己家煮, 味兒都差不離,可自己做飯完全不同啊!

不但可以想吃啥就做啥, 最重要的是,自家要是想吃點什麽好食兒, 終於不用背著村裏人,偷偷摸摸的吃了!

一時眾人激動不已, 開完會就回家拿裝糧食的籮筐麻袋啥的,一陣風似得跑到糧倉前排隊。

生產隊林會計早已統計好糧倉裏的糧食重量,各家各戶從去年秋收過後到今年秋收一共掙有多少工分。按照往常規定,五個工分換一斤細糧, 或者五斤粗糧。

由於第五大隊是兩季麥子,一季稻谷,稻谷成熟後把秧樁挖掉, 這才種粗糧紅薯、土豆、玉米、大豆等等耐寒耐旱的作物,等到來年開春前才會收獲, 因此這些紅薯類的粗糧都是去年存放在糧倉裏的存糧, 有些發黴不大新鮮。

即便如此, 大家都不嫌棄,全拿工分換粗糧。這年頭填飽肚子都困難, 誰家願意要細糧。

那細糧好吃倒是真的,可吃上一兩個月就沒了,那接下來一整年吃啥?

大家都不要細糧,粗糧肯定不夠分。林會計沒辦法,問李建國怎麽辦。

李建國蹲在糧倉外啃自家領得生紅薯,眼皮子都不擡地道,“每家每戶按五份粗糧搭配一份細糧兌換,誰家要是不樂意,那甭分糧食了,留著工分等救濟糧吧。”

今年旱災特別嚴重,整個川北地區的地裏那點糧食,連公糧都交不上,分到手裏的糧食等於沒有。

大家都在等救濟糧,人家城裏人吃的是商品供應糧,每人每月限量供應,原本秋收完就該供糧了,可誰知因為天災,糧食收不上來,縣裏的四家糧店關門了好幾日,沒有開門的跡象。

城裏人因為口糧定量的緣故,根本囤不了糧食,糧店關了多久,他們就餓了多久的肚子。

國家真有救濟糧,鐵定先管著城裏人,等鄉下人拿到救濟糧,不知要到猴年馬月。

當下大家也不敢有怨言,老實地接受了李建國分糧的規定。

這年頭的人都實誠,糧食都被曬的幹透,實打實的分量,家家戶戶按照自己的工分兌換糧食下來,即便是那些懶漢,工分人家少的,那也是大筐小筐,大袋小袋,喜氣洋洋的往自己扛。

秋收分糧,永遠是鄉下人最高興的時候。辛苦勞作一整年,日盼夜盼,不就盼這個時候。尤其今年別的大隊都沒糧食可分,他們大隊卻是大豐收,哪怕工分少的人家,也能勒緊褲腰帶吃上一整年,他們能不高興麽。

徐家雖然分了家,可因為之前大家都很勤奮勞動的緣故,分到每房手裏的工分不少,兌換的糧食自也挺多,幾乎都占據了各自住的小半間屋兒。

瞧著自個屋裏堆成小山一樣的糧食,徐家上下都高興的手舞足蹈。不約而同地按照分家時的約定,先裝一整麻袋的糧食,交給東屋老兩口子做孝敬糧。

方如風兩口子屋裏的糧食因為徐寶的緣故,方如鳳想讓她吃精細糧食,精糧就換得比較多,粗糧較少。

瞧著三個兒子兒媳婦兒拎著孝敬糧,一一送進她的屋裏。方如鳳瞥了一眼他們拎過來的麻袋,老大家最是實誠,一袋近一百斤重的麻袋裏,麥子稻谷一樣五十斤,沒有一點水分。

老三家的工分少點,就麥子稻谷合起來二十斤,外加五十斤左右的紅薯土豆大豆啥的粗糧。

而老二家的,只給了十斤細糧,外加三十斤的粗糧。

旁邊抽旱煙的老徐見狀皺緊眉頭,分家之時,他們老兩口子沒硬性要求三個兒子,每年要交多少孝敬糧。可人家老三家的李紅艷是新媳,懷孕生子又坐月子沒幹什麽重活兒得高工分,工分最少都拿了七十斤孝敬糧。老二家兩口子一直在幹活兒,還有兩個半大的小子不上學時幫著幹活,卻拿了最少的糧食過來。老徐覺得,是時候該找老二談談話了。

堂屋裏,徐家三大金剛齊齊坐在板凳上,聽著他們老爹訓話,“我和你們娘想著你們都有自己的兒女,負擔重,就沒跟著你們將養,只讓你們每年交點孝敬糧就成。老大老三我就不說了,老二,不是爹說你,你娘養大你不容易。你都生兒育女了,咋不知道父母恩呢?那點糧食,你摸著良心問問,我們兩口子能吃幾天?”

徐萬全臊得臉色通紅,一句話都說不出。因著幾個月前田金花給他娘甩臉子,明裏暗裏刮刺他娘偏心不肯借錢的事兒,他和田金花大吵一通,兩人雖躺在一張床上,卻已經好幾個月沒說過話,他看在孩子的面子上,也沒跟田金花再提離婚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