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府(第2/2頁)

她的容貌,竟與秦家大老爺秦槐遠年輕時候足足有七分相似!

顯然,少女不常見秦家這樣的大陣仗,此時略垂螓首,雖沉靜安嫻,卻也有些怯生生的局促,瞧著更加惹人憐惜。

秦家出美人,秦槐遠乃是同輩中的翹楚,少年時便被列為“京城四君子”之首,多少閨秀趨之若鶩,若乘車在城中繞一圈兒,花果必定盈滿馬車。

他學識淵博計謀無雙,二十三歲那年使離間計除去了敵國的護國將軍逄中正,至使北冀國大亂逐漸滅亡,從此他的仕途平步青雲,至今已官拜大燕宰相。

雖然如今北冀國改朝為大周,護國將軍逄中正的遺腹子一路殺進大燕,都快打進京都了,但秦槐遠的才華容貌依舊知名,茶樓裏頭些年一直都有“智潘安妙計除奸將”這一段書。

面前這姑娘的容貌品格兒,活脫脫就是年少時“智潘安”的模樣,不必去追查都能確認這絕對是秦槐遠的親生女。

可是,如果她是秦槐遠的嫡女,那長房養了十四年的秦慧寧又是誰?

眾人的目光不自禁在秦慧寧與少女身上來回。直將秦慧寧看的臉色紫漲起來。

老太君撇嘴,一面安撫的拍著秦慧寧的手背,一面挑剔的將面前的女孩打量了一遍。

穿的雖還得體,可眉眼都不敢擡,一副鄉下人進城沒見過世面的小家子氣……除了長得像她的長子,其他真沒瞧出世家嫡女該有的風度。

還是在她跟前養大的慧姐兒更好!

老太君握著秦慧寧的手又緊了緊,帶給她無限的安慰。

“母親(老太君)安好。”秦槐遠與二老爺秦修遠、大爺秦宇、二爺秦寒紛紛給老太君行禮。

老太君淡淡擺手:“起來吧。”眼神依舊死盯著少女。

“宜姐兒,怎麽還不知給你祖母叩頭?”秦槐遠冷淡的道。

“宜姐兒?”老太君挑眉。

“是,母親,這些年她在外頭只有個小名兒,兒子已給她取了大名,叫宜寧。”說罷不悅的瞪著還傻戳著的少女。

畢竟是鄉野山村長大的,沒見識沒規矩,榆木疙瘩一個。

少女抿了抿櫻唇,回憶客棧中二堂兄秦寒教導她的禮儀,乖巧的跪下行禮:“孫女見過祖母。”聲音宛若新鶯出谷,十分動聽。

老太君斜睨她的動作,勉強算過關,輕哼一聲:“現在叫宜寧?那你從前叫什麽?”

“回祖母,從前叫小溪。”

“怎麽叫這麽個名兒?”

“因為養母從小溪邊兒撿了我回去,就叫了小溪。”

一席話聽的眾人心思各異,有嘲諷的,有嘆息的。

秦慧寧緊緊攥著拳頭,面上卻露出個不忍的表情。

秦寒憐惜的嘆了口氣,對這個自小坎坷的堂妹,他很是憐惜。

老太君卻是嘲諷一笑:“在溪邊兒撿到的就叫小溪?要是狗窩裏撿到還不叫狗子了?無知愚民連個名字都不會取。我看你也別叫什麽宜寧了,你也配不上叫宜寧,就依舊叫小溪吧。”

眾人均沉默。

秦宜寧詫異的擡頭看向老太君。

看來這個家很不歡迎她,這位祖母對她尤為不喜。

也是,聽說城裏大戶人家小妾之間因為冬日裏一點洞子貨都能暗自爭鬥許久,如今她被親爹找到,貿然回府,一定是頂了什麽人的位子,礙了什麽人的眼……

其實,她倒是覺得叫小溪更好。

可是她本就是秦家的女兒,該屬於她的,為什麽要拱手讓人?難道當年被爹的政敵換走還成了她的錯?難道她艱難的活下來,就不該回家?

被她一雙清澈明媚的杏眼看著,老太君竟莫名覺得有些不自在,冷冷的又道:“聽說你這些年都獨自一人藏身在深山?”

“是。”秦宜寧再度垂眸。

“怎麽想起上山了?”

“因為打仗,城裏民不聊生,有許多發國難財的專拐人去賣,養母死後,我怕被人拐走賣了,就獨自去了山上。”

梁城地處兩國邊境,戰火紛擾十余年未曾停歇,已是十室九空的情狀。

老太君冷哼道:“你倒是機靈,還知道躲山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