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風頭無兩(第2/2頁)

眾人就都附和著笑,大家七嘴八舌的聊了起來。

秦慧寧悻悻的退回一旁站定,藏在袖子中的手緊握成拳,掌心幾乎被她的長指甲摳出血來。

她想不到定國公夫人會如此下她的面子,言語中三番兩次的暗自敲打她。

她不知道旁人聽不聽得懂,可是孫氏八成是能聽懂的。

秦慧寧不安的看向孫氏,卻見孫氏正微笑望著定國公夫人和秦宜寧的方向,不知聽了什麽,笑的正開心。

許是感覺到她的視線,孫氏詢問的轉過頭來。

二人四目相對,秦慧寧眼中來不及收起的怨毒盡數落在孫氏眼裏。

孫氏愣了愣,想著方才定國公夫人的話,再想想今日秦慧寧在眾位表姐妹面前還不忘使手段,她心裏不喜歡,也就沒有如往常那般將人叫過身邊來安慰,又繼續去和兩位嫂子說話。

她竟不理她了!

秦慧寧差點咬碎了滿口銀牙!

誰親誰疏,現在可真是看出來了,這些人的心未免太歪了,她的確是被換了來沒錯,也的確占了秦宜寧十四年的嫡女之位,可這些又怎麽能怪她?她也是受害者啊!這會子卻給她擺臉色看。

她們這樣對她,能怪得了她去爭嗎!

“老夫人。”大丫鬟進來行禮,笑道:“國公爺和大爺散朝回來了,宮裏頭的王大總管隨同而來的,說是有聖旨到!叫咱們全家都去前頭接旨呢!”

“是皇上身邊的王大總管親自來的?”滿是寂靜,定國公夫人的聲音顯得有些高。

大丫鬟點頭:“是,奴婢問了跟著的小吆,說是國公爺和大爺瞧著都很高興,王大總管也十分客氣,才剛已經吩咐小爺們都先別來春熙堂,先去了前頭見王大總管,預備接旨去了。”

二舅母一拍手:“我說那些孩子們還不來,原來是有好事兒!母親,八成是老爺們的好事兒呢!”

定國公夫人和大舅母也是這般猜測的,二人臉上都有喜色。

定國公滿門都是對抗大周入侵的中流砥柱,不論是如今正在前線抗敵的世子孫海茞、二老爺孫海菁,還是入仕在朝的筆杆子孫禹,文臣武將,都是皇上主戰一派的利刃。

如今王大總管親自前來,必定是對國公府的哪一位爺們兒有所嘉獎。

此時也顧不上說話了,定國公夫人、大舅母、二舅母、孫氏這些有封誥的都急忙去大妝起來,女孩子們也都理了衣裳,隨後快速去了前院,焚香接旨。

秦宜寧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難免有些緊張。她跟著表姐妹們一同跪俯在女眷們的最後,聽著王大總管略顯得尖銳的聲音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翰林院侍講、定國公世孫孫禹,為人磊落、才德兼備、克己奉公、高節清風,不與泥淖同流合汙,忠心可鑒、深慰朕心,著即晉為翰林院侍講學士,賜黃金百兩,欽此!”

“謝皇上隆恩!”

眾人齊齊叩頭。

王大總管雙手將聖旨奉上,笑道:“孫大人,恭喜恭喜!”

孫禹雙手接過聖旨,忙笑著道:“多謝王總管,還請花廳用茶。”

定國公站起身笑道:“有勞王總管走一趟,必定要嘗一嘗老夫的好茶才回去。”

王大總管笑的雙眼彎成了月牙兒,躬身行禮道:“多謝國公爺,奴婢就卻之不恭了。”

“請。”

定國公與孫禹一同去招待王大總管。

女眷們和其余的小爺則一同回了春熙堂。

待到更衣盥洗,重新落座,氣氛才再度活躍起來。

“哎呀呀,真是天大的好事兒,天大的福分!”孫氏拉著大舅母的雙手道:“難為大嫂養出這樣的好兒子來,小小年紀就已入閣,且還靠著自己的才學擢為翰林院侍講學士!更能得皇上的親自己嘉獎!如此殊榮,咱們家可是得天獨厚頭一份兒啊!”

大舅微笑著擺手:“瞧你說的,鳴哥兒不過是好運氣。而且這一次也確實是戳中了皇上的癢處。”

如此一說,眾人倒是都覺得好奇。

定國公夫人問道:“我也正奇怪,好端端的為何皇上特地命王大總管來宣旨頒賞,擢升官職不算,還賞賜了百兩黃金?”

秦宜寧也好奇的眨眼,人都說天威難測,大表哥能得皇上如此器重,倒是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