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暴雨(第2/2頁)

秦宜寧長發披散在身後,眉帶輕愁,眼含擔憂,那模樣又嬌又柔。

逄梟忍不住心疼的將她攬入懷中,長嘆道:“我和你一樣,都擔心那些百姓。沒事,咱們手頭還有一些銀子,要不我命人去南方賑災吧?擔心聖上忌憚也不要緊,咱們偷偷的命人行事也使得。這樣咱們心裏也安生一些,你說好不好?”

秦宜寧聽聞逄梟此語,先是愣了一下,隨後便有溫柔的暖意在心口化開。

逄梟的銀子都是用來養兵的。他的拳頭硬不硬,直接關系到他與李啟天之間的勝負和生死,他卻願意在天災人禍降臨時,優先考慮到百姓。

這個男人雖有雄心,卻也不是個一心只考慮自己的。

她沒聽說李啟天在天災之下有什麽作為,可她的男人卻不為名聲,甚至考慮到要隱姓埋名的去為老百姓做實事。

秦宜寧想,這就是逄梟的人格魅力所在吧?也難怪他身邊永遠都不缺少忠心耿耿甘心追隨的人。

“好啊,自然是好。我手裏還有些銀子,我想鐘大掌櫃也會贊成我去賑濟災民。我在南方有田地,有莊園和工廠,要不我就讓鐘大掌櫃調集那些人去動作吧?”

“好,都聽你的。”

“至於銀子,暫且不用你的。我手裏銀子還夠支應一陣,若不夠了我再跟你說。”

逄梟知道秦宜寧是為了他手下的人馬考慮,動容的點頭,“好。你到時只管與我說。徐先生和謝先生他們也會贊同咱們去救人的。”

秦宜寧重重的點頭。

趁著逄梟去沐浴的工夫,秦宜寧就告訴驚蟄,給鐘大掌櫃送信,請他來面談。

暴雨持續了一整天,皇陵初建的工地上,水都已積成了個湖。

百姓們提心吊,人人心裏都在乞求。

許是老天聽到了大家的心聲,到了第三日,暴雨終於轉成了細綿綿的微雨。

秦宜寧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鐘大掌櫃與秦宜寧在花廳裏說話。

“王妃先前建議開墾梯田的事,咱們的人已經在著手做了。雖然艱辛,但效果要比在地勢低窪的水澤之地要好的多。已經可以預見今年秋收之時的成效。”

秦宜寧笑著點頭,“多虧了鐘大掌櫃,我只知道出主意,真正落實卻是要費盡周折的,這些都是鐘大掌櫃的功勞。”

鐘大掌櫃笑著搖頭,“這算不得什麽,若是沒有王妃的吩咐,我還無頭蒼蠅似的不知要怎麽辦呢。王妃這次是打算賑濟南方了?”

“是啊。”秦宜寧笑了笑,眉目之中滿是愁緒,“南方遭災,我著實看不下去,那裏畢竟是咱們的家鄉啊。這些年大燕國土兵禍不斷,稍好一些,又是天災,先是幹旱,又是地龍翻身,如今又鬧洪災,我著實是看不過眼。我與王爺商議過了,盡我們所能,盡量讓更多的人活下來吧,治水太難,先從賑濟百姓開始,就算供不起幹飯,薄粥也能讓人果腹。”

鐘大掌櫃重重的點頭,豎起大拇指,“王爺與王妃高義。實不相瞞,老朽為王妃辦事,不圖別的,就是圖這份安心。見死不救的事王妃從來都不做,老朽佩服王妃高義,也願意參與其中,多出一份力。”

秦宜寧動容道:“若無鐘大掌櫃替我坐鎮,我即便有再多好辦法,也照舊施展不出。”

鐘大掌櫃羞澀的擺著手。

二人又商議了許久,待到一切有了妥當的決斷,鐘大掌櫃便起身告辭,“既如此,我明日便啟程,帶著咱們的人趕往南方,有消息我再與王妃聯絡。”

秦宜點著頭,“鐘大掌櫃一路保重,若有什麽困難一定要立即安排人來告訴我。”

“是,王妃放心吧。”

秦宜寧親自將鐘大掌櫃送出了二門。

寄雲在一旁給秦宜寧撐傘,有些擔憂的道:“王妃的銀子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也未必能夠堅持用上多久,若是您的銀子再用完了,朝廷還沒有賑濟撥下來,那可怎麽辦?”

秦宜寧其實也擔心,畢竟她所擁有的那些財富,對於賑災來說

也只是杯水車薪罷了。

“現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秦宜寧與寄雲沿著遊廊往回走,正當這時,二門上的婆子匆匆跑進來報信兒。

“王妃,王爺吩咐人來傳話,說是京城裏來了要緊的貴人此時已到府衙了,王爺請您更衣,與他同去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