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輿論(第2/2頁)

陳知縣聞言點點頭,贊同的道:“也是這個道理,王爺身邊的護衛自然都是一頂一的高手了。王妃的安全能有保障便好。”

與陳知縣商議之後,秦宜寧立即就去找了謝嶽。

“謝先生,我總有不好的語感,王爺抗旨不肯回京,我這裏誕下龍鳳胎的事也不是什麽秘密,我只怕會有人盯上我和孩子們。”

“王妃所言極是。”謝嶽面色凝重的道:“想不到原本最難解決的糧草問題迎刃而解了,卻又出了這樣的事了。王妃還是快些命人安排吧,多帶一些侍衛才是。”

就在秦宜寧緊張的命人預備啟程,打算暫且離開金港避避風頭的時候,逄梟抗旨不尊的消息也被有心人傳遍了朝野。

李啟天原本很得意,逄梟在民間的呼聲那般高,他就不相信百姓們知道逄梟是這般抗旨不尊藐視朝廷的人後會是什麽想法。

可事情卻不似李啟天想的那麽順利。

李啟天穿了一身富家闊少的打扮,帶著喬裝成隨從的熊金水和打扮成護衛的幾個暗探走在京城的街上,路過個茶館便坐下來要了一壺熱茶。

茶館是尋常百姓們閑聊消磨的地方,只需要幾文錢便能喝到好茶,吃到好的小食,有時候能聽說書,有時也可以和朋友們一起暢談。

今日說書先生不在,可茶館裏依舊熱鬧非凡。

所有人都在討論大周大敗韃靼的事。

“忠順親王真乃是驍勇的戰神,看來許多人都在說忠順親王的勇猛,也並不是騙人的。”

“是啊,若不是有忠順親王在,恐怕韃靼早已經打進京城來了。”

“聖上當時安排忠順親王繞行,其實真是不妥當,就該開了城門迎接忠順親王一行人,那樣說不定與韃靼一戰早就已經結束了。”

李啟天聽到此處,便不由得皺了皺眉。

熊金水與暗探都低著頭,不敢去看李啟天的神色。

這些年長的老者吃飽了沒事做,不知回家躺屍去,竟然跑茶館裏胡言亂語!

真是一群不要命的!

這時,又有個老者道:“此番忠順親王為了趁熱打鐵,直接將韃子打的在不敢來挑釁咱們大周,不得已之下抗了聖上的旨意。也不知聖上會不會怪罪啊。”

說著這話,一群人都在搖頭嘆息。逄梟是否會獲罪是他們眼下最為關心的事。

李啟天面無表情的端起茶碗了灌了一口。

熊金水真想如上朝時一樣,高聲要和一嗓子“安靜”。

可眼下,他就只能當做自己不明白也聽不懂,低垂著頭不敢動作。

“說不定聖上只是關心王爺的身體呢,往後王爺開疆拓土少不了征戰,聖上說不定只是想讓王爺回來好好的將養,以免過度勞累傷了根本。”

“也未必。我倒是覺得,忠順親王或許是動了某些人的利益了。王爺那般優秀,對別人產生影響是便的,有人妒忌,自然就有人去聖上跟前去告狀。”

“呸,真有那不要臉的?這些人都忘了到底是誰救自個兒的命了!再不是被韃靼兵臨城下,被下嚇的屁滾尿流的時候了!這才幾天,眨眼就要去給忠順親王告狀,也不怕缺德缺的生兒子沒**!”李啟天的拳頭緊握,面上雖看不出異樣,可是茶館裏沒待多一會兒,他便忽然吩咐備車回宮了。

民間的呼聲越高,逄梟的影響力越大,李啟天就越是憤怒。

他思前想後,叫了探子來:“知道秦氏現在何處?”

“回聖上,您吩咐的屬下沒敢忘記,一直都命人緊密的監視著忠順親王妃。”

“好。”李啟天食指快速的敲打桌面,發出響亮清脆的聲響。

不多時,聲音戛然而止,李啟天道:“去,秦氏以及他身邊所有的人都抓來,包括他們家的龍鳳胎。”

“是!”暗探領命,恭敬的退了下去。

只不過到了店門外,想想忠順親王與聖上之間復雜的關系,所有得知情況的人都不自覺的嘆了口氣。

金港距離京城不遠,秦宜寧準備的時間也就越少。

幸而她提前做了準備,此時能夠如此從容。

而寄雲也告訴秦宜寧:“王妃,咱們出城,先前那些忽然出現在金港的年輕漢子們也陸陸續續的出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