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3頁)

“三姐真的肯教我們?”眾人半信半疑,畢竟教會了徒弟,會餓死師傅,而且涼粉這麽賺錢,劉蘭芝大可以悶聲發大財。

“只要三姐肯教,多少學費我都出。”唐二豪氣說道。

“我也是!”

“我現在倒不缺錢,我現在想重新修個廚房和倉庫,我這裏的條件你們也是知道的,采光不好也就算了,一旦遇上下雨天,到處都在漏雨,實在沒法住了。”蘭芝說,“你們要是幫我把廚房重新修過,我就教你們做涼粉涼面,包管學會。”

“成!”眾人幾乎沒有猶豫,就直接答應了,“三姐不要嫌棄我們手藝不精就行,我們都還沒出師幾天。”

灘口上這群青年有的做過泥水匠,有的做過石匠,不過在這種年代用得上泥水匠的地方不多。

“只要你看好日子,我們就過來給你開工。”唐二也爽快道。

“三姐你這是將就這個地基拆了重新修,還是另起地基?”

蘭芝想了想說:“我這裏的地方不寬,豬圈我用不了這麽大,我想拆掉一部分豬圈,並在廚房這邊當做廚房。地基石要重新打過,把廚房這邊變寬敞一點。”

蘭芝早就想把這破草棚重新修一遍了,農村都是以燒柴火為主,會有煙灰,房頂和房梁上都沾滿了黑色的煙塵,偶爾還會掉下來,落在身上就成了漆黑一塊。

現在她這邊都燒蜂窩煤,傳統的灶台也沒有必要再要了,太占地方。

劉家送給她的兩只小豬仔長得很好,但蘭芝並不想成為養豬專

業戶,豬這種生物吃得太多,每天煮豬食喂它也要耽擱很多時間。只不過地裏需要豬糞,她才勉強喂兩只。

“行,你看好日子了麽?什麽時候可以動工?”唐二問道。

農村人講風水,修房造屋這種大事要先翻黃歷,選好吉時,蘭芝沒有那麽多講究,就道:“就明天開始,再過一段日子就要插秧了,到時候大家又很忙。你們要是有親戚朋友會修房造屋,也可以請過來幫忙,工錢我就按市價開。”

眾人一聽,都連聲應好,劉蘭芝這邊的夥食很不錯,願意過來幫工的肯定很多。

這年頭最不缺的就是勞動力,第二天灘口上的人就叫了一群人過來,一同幫蘭芝修廚房。

現在廚房拆了,蘭芝便將加工地方轉移到客堂,她現在用的是蜂窩煤,只需要用石塊搭個簡易灶爐即可,十分方便。

劉蘭芝屋旁有十多塊石頭,再加上她要拆掉廚房和兩個豬圈,那邊也可以騰出一些石頭來。這些石頭可以敲成方塊當墻腳,再往上的部分則用泥土做墻。

蘭芝這邊眾多人手幹活,最近可謂忙得不可開交,每天光是用水量都大到驚人。

她現在不得不感慨,還是幾十年後的生活方便,就算在農村也通了電、燃氣和自來水,哪像現在這樣。

如今家裏天天要洗那麽多菜,沒有自來水超級不方便,這時代的農村全都是擔水吃。金溝村這麽多戶人家,一共也才兩口井,而且離蘭芝家都挺遠,最近那口井也要走200米。

雖說現在不用蘭芝親自去挑水,每天也有現成的水用,但也挺勞心費神的。她依稀記得小時候農村有一種叫壓水井的東西,她外婆家就有一口壓水井在院子裏,按壓上面的搖手柄,就能把地下水引上來。

只是不知道哪裏有做壓水井的師傅,要是有一口井在屋前,那用水也方便多了。他們家的水缸小,陳二娃每天要擔三次水才夠用。

這些都不算最糟心的,那楊大婆見水井的水被挑少了一大截,每天都在自己的院子裏嘰裏呱啦地嘀咕個不停,埋怨蘭芝這邊用水太厲害,把她的水井田都要喝幹了,讓她怎麽插秧苗。

楊大婆在蘭芝這裏吃了幾次虧,又不敢和蘭芝正面擡杠,只好在外人面前天花亂墜地說些是非。

蘭芝近日忙得暈頭轉向,也懶得去理那個瘋婆子,她愛說就讓她說去吧,反正現在整個生產隊沒有一個人不知道楊大婆的德性。

不過做一口壓水井還是很有必要。

好在每天來她這裏拿貨的人很多,他們走南闖北去的地方寬泛,蘭芝便讓他們幫自己詢問哪裏有做壓水井的師傅。

幾天之後,他們還真在縣城找著了會做壓水井的師傅,給蘭芝帶了回來。

蘭芝和老師傅談妥價錢,不出兩日,一口壓水井就做成。

最高興的當屬陳二,他終於不用每天挑幾缸水了。

這是金溝村第一口壓水井,眾人都新奇不已地圍過來看。陳二更是興沖沖地跑過去按壓手柄,一股清澈的地下泉水便從出水口湧出來,他穿著草鞋去沖腳上的泥,還奇道:“這水還有溫度呢!”

其余人也紛紛去按壓手柄玩著壓水井,這壓水井出來的水可比他們井裏的水清澈多了,而且就在屋門口,洗衣洗菜也方便,省了多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