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七十年代

現在村裏能夠用磚瓦建房子的,還是少數,大部分都是泥磚房,用各種手法,把山上的黃泥砌成磚做成的房子,頂上根據條件的不同,分成鋪瓦片、鋪稻草兩種。

這種房子在斜風斜雨的時候比較容易被水打濕,漏水,每年都需要檢修,磚瓦房就不同,一旦建成,十幾年、幾十年都不用再操什麽心。

現在是農閑時候,但是莊家人,哪裏有真正農閑的時候,上午集體掙工分,下午有的下地,有的伺候自家的自留地,總有事情做。

那些幫忙的,有的下午把農活幹完再來幫忙,有的一吃過午飯就去忙活了。

蘇淺明就會帶著蘇仲一起過來,跟著張全、張根一起建房子。

孫強從磚廠那裏費了些人情訂到了五千塊磚,另外磚場還提供了一堆舊磚,就是之前別人用過的,拆回來一直沒動,但還能用。

五千塊磚,這四房一廳,不夠,加上這些舊青磚那就差不多了。

這時候水泥還是個稀罕物,孫強費了不少功夫,才從別的地方勻出一點。

蘇茴看著房子一點點的建起來,心裏也一點點的放松,一家五口人擠在一個房間裏,實在是受夠了,加上這段時間,她因為初來乍到,除了必要之外,她不會說多余的話,也不會做多余的事兒,她一點點的回憶原生的生平,終於掌握得差不多了,要是有人問到些什麽,她不至於還要臨時再去搜索原身的記憶。

如果她的神識沒有受損就好了,以她築基期的神識,徹底接收一個凡人的記憶,那有什麽難度?

可惜,她現在受了傷,身上什麽都沒有,她維持著現狀都有些費力。

她想要進去芥子空間用靈力療傷,難,周圍全是人,根本不現實,如果有了自己的房子,那她就有獨立空間了。

張根生了三個兒子,他爸生的兒子沒他多,他下面只有一個弟弟,但是他弟弟生兒子比張根兒子多,有4個兒子。

而且因為這個叔叔前面生的是兒子,後面生的才是女兒,他所有子女都已經婚配了。

他們兩家是村裏最親的親戚,他們家要起房子,他們作為叔叔、堂兄弟自然就來幫忙,再加上張平的發小,他們家交好的鄰居右舍等等,加起來有10多個正當壯年的人,做事速度飛快。

現在這時候建房子也不講究打樁什麽的,直接把底做好,然後就跟堆積木似的,把磚塊往上摞,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子成型的速度飛起。

蘇茴媽媽身體在生他們的時候落下病根,不能太激動,一激動就容易生病,在剛知道自己女兒成為寡婦的噩耗後的她就生了一場病,整個人懨懨的,現在還沒好全,所以一直沒露面,她娘家嫂子倒是過來幫忙了,幫著一起做飯。

他們來幫忙是不給錢的,負責一頓晚飯就好,這晚飯也不要求大魚大肉,但是填飽肚子那是必須的。

張根發話,拿出足夠的糧食,時不時的參雜一些細糧,煮菜的時候多放幾滴油。

這就是過得去的飯食了。

錢在蘇茴手裏,她想買肉招待,托了人,有肉幫他們買,一次都沒買到。

是的,就是這麽坑爹,有錢有肉票,沒用,來的不夠早,一點沒剩,更別說挑挑選選了。

她唯一花錢的,就算孫強隔幾天就給她一張條子,上面寫著磚瓦數量和金額,她按照條子給錢。

這建房子期間他們家都忙瘋了,上午去上課,回來就一起做飯,然後去房子那裏幫忙打下手,晚飯再做一頓飯,張貴被張根盯著,想偷懶都找不到機會。

幾個孩子也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大張保國他已經10歲了,上了一年級,上午也在上課,下午沒課也跟著在房子那邊打下手,老二則是按照奶奶說的,跟姐姐妹妹弟弟一起在山裏挖野菜,撿柴火。

張全,跟趙來娣生有三個孩子,第一個是兒子,11歲,比張保國大一歲,下面兩個都是女孩,一個7歲,一個5歲,跟張衛國、雙胞胎同齡。

除了最小的5歲雙胞胎和5歲的,都要幹活。

上山打野菜,伺候家裏的雞、豬,打掃衛生,洗衣服等等。

就連不用上山的孩子也不是自由玩耍的,他們要負責看家。

在這個年代,小孩子他們的童年都是在幹活中度過,不然就要餓肚子。

蘇淺明和蘇仲很賣力,每天上午做完活匆匆填飽肚子就過來,晚上最後一個走的,張根怎麽能比親家要懶,帶著兒子下了死力氣。

累的張全瘦了一斤,李滿芬在家裏摔摔打打的發脾氣。

這房子慢點也成,這人不需要喘口氣的嗎!

張根一巴掌拍向桌子,震天響,安靜了。

“上午幹活偷懶我沒發現?這陣子吃的都是幹的,還有細糧,還不夠?”

李滿芬不說還好,一說心就揪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