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七十年代(第2/2頁)

這些,有著良好的知識儲備,都能在路上走得更遠,學習,是必須的。

現在是特殊時期,學習的路斷了,沒有途徑可以上大學,城裏高中初中畢業以後還會一個一個的下鄉支援鄉下建設,這就導致普遍認為讀書沒用,但是讀書怎麽可能會沒有用呢?她在修真世界還要學習呢。

不學習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寬廣,不知道世界有多寬廣,也就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哪裏知道自己該上進壯大?

這是一個平行時空,但是大致跟她第一世歷史書上的相同,這個特殊時期,終究會過去的,算一算年齡,他們兄弟都可以在高考恢復後去上大學,如果基礎紮實,張保國和張衛國都能趕上第一波。

學習是必須的,不做好準備,事到臨頭的時候再來報佛腳就太遲了。

“保國,等年過了,每天我會給你布置任務,記得完成。”

張保國一懵。

蘇茴微笑:“我找到了一些輔助學習的資料,上面有不少題,雖然我不是你的老師,但我覺得這些都有必要學一學。”

張保國:“……”不知道為什麽,有種很不好的預感。

大年初一,蘇茴一大早的就帶著他們去給張根他們拜年,完了,蘇茴就回家了,她們家這情況,不適合去別人家拜年,四個小孩子也要注意些。

去拜年的小孩子都會被塞一把零嘴,這些零嘴裝滿了兜,孩子就回家“清理”一下,重新再去,吃的節省些的,這些年貨可以吃半年。

張平是小輩,他們分家出來沒有長輩作證,來拜年的大人幾乎沒有,都是些小孩子,有人來了,說幾句新年祝福的話,蘇茴就給他們一把零嘴。

一波孩子走了,另外一撥又來了。

誰叫張姓是李村的大姓呢,真追上去,全都是親戚。

年初二去娘家,一大早,吃了早飯,把該鎖的都鎖上,留著大威看家,這才提著個籃子出發去隔壁柳村了。

之前已經跟他們說好,她年初二回娘家,為免錯過,常小荷和蘇仲年初三才回娘家,她娘家就在本村,什麽時候回去都方便,就遷就著小姑子的時間來。

蘇茴提了一小包糖果,兩罐子的醬,一條魚,這在眾多出嫁女的禮中算得上是一份中等偏上的了。

蘇茴受了他們不少的幫助,輕了過意不去,這些來源也比較好解釋,魚是她自己抓的,醬料是她自己做的,只有那一小袋糖果比較稀罕,是鎮上沒有的稀罕物,但是謝知青可以提出來當借口,他當時給她抓了一把糖,這一把,別人哪裏知道有多少?

田思怡一早就準備好了一切,就等著女兒和外孫回來了,她還指使著自己的孫子去村口看著,看到姑姑了,快些回來報信。

他們就生了這麽一對雙胞胎,兩個孩子,兒子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知道他哪裏好哪裏壞,女兒之前還不錯,嫁的人好,子嗣也順利,但誰承想,孩子還沒有成丁,就守寡了,雖然是得了一間房子,但是,老伴是沒了,她又是個死心眼的,以後不會再找,中年喪夫,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每每想起來女兒未來孤單的情況,田思怡就老久老久的睡不著覺。

蘇茴他們走了半個多小時就到了柳村,兩個村差不多大,地形之類的也相差不大,不過相比較起來,李村距離鎮上更近一些。他們李村的人去鎮上要花半個多小時,而柳村的人去鎮上,那就要花一個多小時,幾乎是兩倍的時間。

這是蘇茴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一次去娘家,還有些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