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5/6頁)

之前跟他都是按照親戚的關系走動的,要過年了,就上門去坐坐。

他對他們幫助不少,蘇淺明和田思怡也去了,文言實和尤雅芳都在,他們過去了,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對著年紀相近的文學傾,蘇淺明他們話更多了,看了女兒外孫的房子、店鋪,還有生活之後,他們是徹底放心了。

女兒的日子不用愁了,只要以後不會說什麽有資產就是什麽資本的,不沾賭博之類的,就算外孫不孝順,女兒這一輩子都成。

女兒年紀輕輕就守寡,他們一直都很擔心,現在徹底放心了。

這放下心來,就格外有興致,加上過年,有許多活動,他和田思怡常常在外面,附近的路熟悉了之後,也不用張安國帶路,他們自己帶了零錢就出去了。

唯一有些遺憾的,就是小外孫在國外,回不來。

國外沒有什麽過年春節的,他們這邊放假,舉國歡慶,外孫正忙呢。

只是約定好了,到了過年的時候打電話過來,約好時間,到時候一起說幾句新年祝福。

蘇淺明和田思怡在這裏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新年。

他們在廣場裏跟著大家一起看煙花,一大早的去看了新年伊始的第一次升旗

看著冉冉升起的紅旗,蘇淺明和田思怡突然淚流滿面。

他們是二零後,那個時候,國家還沒有成立,他們長大的那段時間,雖然是大戶,也是充滿著種種不確定的,他們在建國前私奔,那時候,基本上都穩定了,但是在一些地方,還能清晰的感受到戰火。

從小在和平年代生活長大的人,很難懂他們那個時代的人愛國情懷。

只有歷過戰火的他們,才最清楚,什麽叫做寧為太平犬,莫為亂世人。

時光荏苒,轉眼間就到了1984年的夏天。

在這個夏天,發生了很多事。

蘇石偉這個夏天參加高考,張鳳華、蘇半夏在這個夏天畢業。

張鳳華留在了省城,成為了一名老師。

蘇半夏留在了他大學的城市,分配到了水利局工作。

張鳳華的對象的工作安排也確定下來了,跟她一樣,也是老師,雖然是在不同的學校,距離卻並不遠,工作安排確定下來了,他們兩個才正式談起了彼此的未來。

之前他們都是謹慎的性子,雖然彼此喜歡,但是不敢輕易說未來,要是分配到不同的城市工作,他們的未來想要在一起,十分艱難,而要放棄分配的工作,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麽艱難才考上了大學。

愛情很重要,生活同樣重要。

要是輕易放棄,那是對他們自己的不負責任。

他們的年紀也不小了,工作確定下來之後,就準備談婚論嫁。

今年她已經23歲了。

張錦華就比她大兩歲,三個孩子都這麽大了,在農村裏面,她這個年紀,已經是個老姑娘。

只是她之前一直還念著書,所以她爸媽就提一提,沒有多說,不然的話,早就給她定了人家,把她嫁出去了。

因為談婚論嫁,張全和趙來娣特意從老家過來了一趟,順帶著看看兒子孫子。

他們回家種地兼種果樹去了,正好如了吳楚楚的願。

對於張鳳華的對象,他們都沒什麽好說的,雖然對方家裏不怎麽樣,但是不管怎麽說,也是有分配的工作,有房子,長的也是一表人才。

張小華和張喜華也為她感到高興。

她們兩個高中還沒畢業,大姐已經說了,她們放心繼續學習,不用擔心高中的學費。

她會供。

她們未來姐夫也沒意見。

蘇半夏的工作崗位確定以後想要調回來,沒有人事關系,談何容易,這單位想要放棄,誰說起來都不舍得,這當官的跟做生意的,是兩碼事。

而蘇石偉高考落榜了,這在他的意料之中。

現在高考一年比一年難,招收的人數就在那裏,落榜的占了大多數,他的親戚有這麽多考上的,說出來已經讓人驚嘆了。

他也沒有心思想要復讀,他媽媽想要讓他復讀,他不樂意。

他不想復讀。

常小荷也拗不過他,就問他想做什麽,說他可以跟著他們一起看店,看店也可以,他們家這生意不錯,能賺的錢不少,就是這個在常小荷的心裏,終究不是正途。

所以她才會想讓小兒子也考上大學,現在什麽都好,就怕什麽時候這生意不被允許繼續做下去,到時候他們還要回去村裏面下地幹活,但要是小兒子考上大學,不管怎麽樣,他都有一份鐵飯碗。

不管世道怎麽變化,都是穩的。

蘇仲問他想做什麽,蘇石偉說想到處走走見見世面,家就在這裏,他不想這麽年輕就被束縛住。

蘇仲不太樂意“你一個人”

蘇石偉聽了這話,反問“我一個人不行嗎我一個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