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放飛的考試(第2/3頁)

吳嬤嬤一瞧就知道這是沒戲啦,二話不說,先從暖壺裏倒一杯熱騰騰的奶茶給瑤光。

瑤光喝了茶,稍微暖和了點,再抱上手爐,“凍死我了!回家去。”

她可不知道,她那份卷子一交上去,立即被封好了放在一個牛皮信筒中,由一位侯在偏殿的特使送去了宮中。

是的。狗皇帝知道瑤光要考道初試了!

其實他倒沒特意關注她,是端王想在皇帝面前給韓瑤光刷個好感才提了一句。

端王是隨口一提,皇帝卻上心了。他挺好奇這個到太清宮藏書樓只會借話本(本)的人能考成什麽樣。才入道門幾個月內就去應考,莫非……她是天才?

於是皇帝就隨口吩咐了一句“把韓玄璣道初試的卷子封了拿來我看”,回頭便把這事忘了。

等出了渤海侯叛亂的事,皇帝哪還想得起這事。

到了這天晚間,皇帝看到案頭放了個錦衣衛密使奏報專用的朱漆牛皮信筒,還疑惑是什麽呢,打開一看,才想起韓瑤光去道初試這回事。

他掃了卷子兩眼,差點沒氣笑了。

這個韓瑤光!

但細細讀完韓瑤光寫的“論鄉間逼嫁寡婦疏”後,皇帝收了先前的惱怒,覺得她那些前人沒有的見解並非嘩眾取寵,確實有些意思。

歷朝歷代建立初始都鼓勵寡婦再嫁,主要原因是戰亂連年,人口下降,政府稅收減少,但如果像韓瑤光所說那樣,允許有職業技能或是一定財產的寡婦自立門戶,那麽至少賦稅真的能夠增加。不然,只是單純鼓勵寡婦再嫁,即便生出新人口,也要等到長到十五歲才有用。

以江南幾個全國納稅大州府為例,蠶桑絲織業發達,僅湖州府一地,登記在冊的織女繡女就有十五萬人,分別屬於近百家大大小小繡品社、織工社,她們所繳納賦稅占湖州一年賦稅四成還多。

皇帝又看了一遍韓瑤光的卷子,叫來李德勝,“聽說近來京中幾部茶樓酒肆中常說的書都是從梨溪山上傳來的?你可知道?”

李德勝躬身道:“皇上,坊間最近確實有幾部書甚受追捧,首當其沖便是《桐花女泣血傳》,還有什麽《三劍客》和《蘭西英雄傳》,《桐花女》此書據傳是靈慧祠老觀主所做,《三劍客》和《英雄傳》則是韓玄璣道長整理韓國公子遺物時偶然發現的異國話本子,其中頗有些殘缺疏漏之處,但因故事中風俗人情與我大周頗為不同,世人以為奇,故而爭著去聽個新鮮。老奴沒聽過這些書,倒是崔旺和王拂來這些個小崽子們休沐時都偷跑去聽了,還有人將書帶進宮裏來的。”

皇帝“哦”了一聲。

李德勝繼續道:“韓玄璣道長請了兩個說書女先兒,在翠溪鎮開了間名為‘碧水江汀’的茶樓,但不叫茶樓,叫做‘論壇’。”

皇帝好奇,“論壇?為何叫這麽個名字?”

李德勝道:“論壇分為兩層,二樓只接待女賓,一樓只接待男賓。男女進出各有其門,男賓處以深色紗幔隔出雅間,使人不得見到其中之人面目,尋常茶樓說書,常有聽客發生爭執,繼而相互謾罵,約架打鬧,但在碧水江汀,凡有爭論皆需寫了條子由堂倌遞到樓上,中場休息時女先兒們會擇而念之,辯論者再回以字條駁斥。這樣,爭吵者究竟是誰眾人都不知。”

皇帝聽了一笑,“這大約也只有她能想出這些古怪點子。還有什麽?”

李德勝道:“近日冷了,韓道長命人在院子中建了一座‘天圓地方爐’,烤一種大如面盆的發面餅子,上面放著各色菜蔬雞柳臘腸和奶酪……”

皇帝微微皺眉,“天圓地方爐?”他立即想起藏書樓中的事,再次起疑,這個人,究竟是真的失憶了,還是……裝的?

韓瑤光這個時候正跟薛娘子吃涮鍋慶祝。薛娘子和瑤光不同考場,考得不錯,“還得多謝你準備的鴨絨衣,不然,真是要凍個半死。”

瑤光挺得意的,“等我過陣子給你織一雙半掌手套,那東西才好呢!哎呀,師姐正適合用這個啊!她現在還天天跑太清宮整理文獻經書呢。”

已經立冬了,山上更冷了些,樹上的葉子仿佛一夜間被北風吹走了,全成了禿瓢,各個道觀、翠溪鎮上的店鋪茶樓全燒起了火炕地龍。

這時,瑤光的羊毛作坊也準備了充足的羊毛線。

要說,沈婆子真是個人才。自從她當了小作坊的管事,一切管得井井有條。

結冰之後,工坊就不再漂染毛線了,開始進行精加工。

瑤光先選了兩個業務骨幹,姚二丫和另一個小丫頭,先教她們學平針,用沒漂白染色的毛線試手,練著織圍巾,然後大家圍著爐子做在一起練習。

手熟之後,就能織彩色圍巾啦!還有絨線帽。

瑤光先給小竹織了個配色相當喜慶的帽子,耳朵加長,留些毛線紮個小辮子,頭頂再加一個絨毛球,小豆包戴上之後萌到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