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2/2頁)

問那麽一句,試探的成份居多。

還好,謝一林比離京之時懂事多了。

皇上隨後下了旨意:“著工部,戶部協同盡快處理好工程的不適之處,再有不合格的地方,兩部尚書一律革職查辦,經手者量律降職!”

“嗻,謝陛下!”

有了皇上的旨意,不管是出人的工部還是出銀子的戶部都不敢再做亂。

至於以前吞進去的銀子,是不是能夠吐出來,那就無人得知了。

謝一林卻是將此事記在了心裏。

人啊,要麽別做壞事,做了壞事,早晚會還回來的。

不信看著!

其它人離開,謝一林在禦書房裏向皇上稟報了邊關的事情。

當然了,也不可能只是說,畢竟記憶力就算是再好,也會有遺漏的地方。

好在謝一林在離開交接的時候,將整理好的交接簿讓趙致遠命人譽寫了一份帶過來了,現在皇上問起來,正好拿出來。

從帶鄉民致富,到開荒免稅,再到水利劃分,還有救澇驅旱,一一說完,將手裏的交接簿呈上去。

皇上看完直點頭。

“不愧是太傅,做事就是認真仔細,十六年,謝卿辛苦了!”

謝一林連忙躬施禮:“陛□□恤,臣,無怨亦無悔!”

皇上:“起吧,擡頭,朕瞧瞧!”

謝一林這才站直身,雙手置於身側,手逮著自己的大腿一擰,看向皇上的雙眸頓時就有些發紅。

肉太結實,這一擰,是真疼!

皇上卻是心酸了。

謝一林在邊關這麽多年,確實是吃了太多的苦。

父皇後來的旨意更是令他在有生之年不允離開邊關一步,委屈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當年他沒有趁機起事,現在坐在這個位子上的是誰還真不一定,這麽一想,皇上滿臉的同情。

“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後的日子好著呢,以前都過去了,聽聞謝卿前往邊關的時候有家人跟著,這次來京城任職如何沒有將家人帶來呢?”

謝一林忙道:“臣謝陛□□恤,家人是要帶來的,為了家裏老人身體著想,臣打算先安頓下來,再將家人接來,頤養天年!”

“不錯,有這個孝心即可,謝卿,你即已成親,待謝夫人到京城之後,朕便封其為孺人,這麽多年你們夫妻都辛苦了,謝卿認為如何?”

謝一林跪倒:“陛下,臣真的可以說嗎?”

皇上:“可!”

謝一林當即道:“臣與夫人伉儷情深,本是一體,冊封之事能否請陛下封至臣的祖母,臣能夠考取狀元,全憑祖父祖母和爹娘的供養,這麽多年以來幸虧陛下相記,也多虧了家人的相助,才能夠有了如今的臣,請大聖人明鑒!”

謝一林說的這叫一個感動啊。

當然了,也都是事實。

就算謝一林不說,皇上也都是知道的。

謝一林其實心裏清楚,如果皇上真的想冊封的話,聖旨一下,一句話的事兒。

可是還要這麽多余的問自己,那就說明有別的心思。

有可能是因為媳婦是商戶之女這個原因,也有可能是顧家的原因,不管哪一個,謝一林都不想讓陛下記著。

這個記著對於自己家裏來說可不是好事。

還真別說,這話還真是說到皇上的心裏去了。

皇上也是為了要更多的補償謝一林,而顧家的名望再加上以後顧明月的封號,難說就會往京城來發展,這絕對不是皇上想要看到的。

京城是有著自己的皇商的,這些都是皇上自己人,如果顧家來的話,那就有些沖突了。

謝一林這麽說,倒更讓皇上放心了。

謝夫人就是顧家人,作為商戶之女能夠嫁給尚書已經是天賜之緣。

不過封孺人倒也沒有什麽,畢竟只是一個為官女眷的封號,不過能不給當然是最好的了。

可是謝一林卻是請給了祖母和娘親,足以說明謝一林的孝心。

有大孝心的人,絕對不會太壞。

這樣的人為官,自然是好官。

“好一個孝子,如此已經安頓下來,盡快派人前去將家裏人接來京城,來人,宣,謝愛卿派旨,冊封謝白氏,謝萬氏為孺人,擇日進京!”

謝一林再次跪下:“謝陛下!”

皇上不但封了奶奶,還有娘親的封號,這可真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