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謝欽(第2/3頁)

桃月看他身量矮小,瘦瘦巴巴,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心裏好奇他的年紀,又不方便多問,畢竟冒昧打聽如此私密的事,多少帶點鄙夷色彩。

她把疑惑吞到肚子裏,換上一個善意的微笑,誇贊道:“二公子還小,目前當然看不出什麽來,等您稍稍大些,肯定也是人中龍鳳。您不必妄自菲薄。”

少年露出一抹慚愧之色,拱了拱手,溫和有禮地說:“敬知年歲十而有四,已非幼童。”

桃月這下是真的驚了。

他比自己矮這麽多,又瘦巴巴的沒二兩肉,像根榨幹了水分的豇豆,怎麽就十四了呢?

她以為最多十歲呢…

謝欽對自身樣貌很了解,當然能發現她一閃即逝的錯愕。不過讓他感到新奇的是,這位貌不出眾的宮女姐姐竟然能把情緒掩飾得這麽好。

他家窮厄慣了,往日誰都能來踩上一腳。所以謝欽打小就對別人的惡意格外敏感,他也沒奢望過能從誰那兒得到什麽好臉色。

有時他會因為自己過於瘦小而感到無力,村中惡霸總愛欺負他家的弟弟妹妹,謝欽常想,若是他有個高大健壯的身體,是不是別人就不敢隨意侮辱謝家。

可他心志堅定,這種消極情緒無法影響他太久。

家不藏富,人恒辱之,是己過?亦或是他人之過?

若窮困是罪,豈不是天底下十之有九的百姓都罪不可赦?天道有常,求一個中庸而已。窮本身沒有任何罪惡,真正帶來惡意的,是旁人對貧窮的歧視與苛待。

他們沒錯,錯的是那些仗著自己一時的強大而肆意欺淩弱小的人。

人心難測,沒有人能輕易改變別人的想法,謝欽不是聖人,他也做不到消除百姓心中的惡念。

但他可以盡力減少天下窮厄之士。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重責負肩,踽踽前行。

這條路很漫長,也很孤獨,卻是他從小就執著追求的道。

桃月注意到少年清澈見底的瞳孔,由衷感嘆:“二公子心有溝壑,眼含千秋,來日可期也。”

面對自身缺陷,不膽怯逃避,不自怨自艾,而是坦然承認,積極接受。

她對謝二公子的過往略有耳聞,知道他出身窮苦,在謝大人發達前也沒經歷過正規的學堂教育,這樣的情況,不可能有什麽太大的見識。

可他到了氣勢恢宏的皇宮,也只展露了些許驚艷,很快,這抹驚艷就被其他情緒取代了。

她雖看不分明,卻也曉得,那大概是一種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勇敢。

他心裏有自己必須堅持的信念,而他一直堅定地往那個方向前進,所以無所畏懼。此途險阻無數,但都不能成為阻止他前進的障礙。

溫和如他,也將在荊棘面前,果決揮刀!

桃月欣慰一笑,緩了腳步,慢慢站定。

她伸出手作了個相迎的動作,輕聲說:“披花宮已到,貴妃等候多時,您請進吧。”

如果是個軟腳蝦,恐怕也不值得娘娘傾注心血相問。他有執念,亦有勇氣,便能成為娘娘麾下的一步神棋。

謝欽站在庭前,望著那精致得無以復加的雕花紅木門,遲遲不敢進去。

風聲呼嘯,不知從哪兒鉆出一聲貓叫,和在風裏,充斥著他的耳朵。

他忽然就想起了那日和徐行見面的場景。

自從大哥為他們置辦宅院後,他和母親、弟弟妹妹就搬到了縣城裏居住。大哥托人為他在縣上找了家不錯的私塾,先生曾經做過六品官員,年紀漸大後攜家帶口告老還鄉,閑來無事便做了教書匠。

老師是好老師,謝欽自知從前欠缺太多,所以在學習上更加刻苦努力。同學花兩個時辰背書,他一定比別人多花一倍的時間,將先生布置的任務翻來覆去的誦讀,直至倒背如流。

那日,他也是這般坐在門前讀書。一雙黑靴在他眼前定住。擡頭,是個身材雄壯,目似鷹眼的男人。

謝欽愣了愣,溫和地笑起來,問他是不是迷路了。

那人卻搖搖頭,沖他抱拳道:“您就是謝大人的兄弟吧?”

“如果您說的是謝雲臣,那他的確是家兄。”謝欽不曉得他為何突然提起兄長,此刻也有些雲裏霧裏。

他不表露絲毫詫異,只靜靜盯著大漢。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可算找著您了!”漢子喜出望外,接著說,“在下徐行,不知如何稱呼?”

謝欽微微笑道:“我叫謝欽,請問您找我有何要事?”

徐行皺著眉說:“您可曉得前不久盛京發生了國人暴動?”

他頷首以對:“略知一二。”

“既是如此,您肯定也清楚暴動發生的原因就是百姓不滿改革。而改革,正是謝大人一手促成的。”

謝欽臉色一僵,道:“莫非您是受皇命而來,要追究這件事?”他想了想,又說,“大哥人在京中,若是想要問責,沒有必要特地跑來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