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第2/4頁)

因為加硝石制出的冰是不能直接食用的,林初就讓人用容器裝了涼井水放到冰塊上,等容器裏的涼井水結冰,這些冰就是可以直接食用的。

林初讓宋拓把這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的冰分類,可食用的冰賣出價格自然高一些,不可食用的冰價格就低一些。並且給前來買冰的人都解釋一遍,不然誤食了加硝石的冰,怕是會中毒。

鋪子一開,百姓們趨之若鶩,冰鎮的果汁糖水什麽的,往往是供不應求。沒過幾天,就又開了好幾家鋪子。

而賣冰塊的鋪子,通常都是早上開張沒過多久,店裏就沒冰了。

宋拓問林初要不要擴大冰的產量,林初言不用,只讓宋拓做了一個簿子,把大戶人家下了訂單的冰做好,直接給人送上府去。鋪子裏再留一些冰就夠了。

除去一些大戶人家,普通百姓家中需要用冰的並不多。冰在這百姓眼裏,始終都是奢侈的東西。

一開始冰被瘋搶一空,大批購買的也是那些大戶人家,他們怕後面沒冰了才一下子買那麽多,後面若是發現鋪子裏的冰一直能供應,就不會一口氣買這麽多了。

林初賣冰飲的鋪子裏賣的大多是葡萄榨成的果汁。

西北一帶降水量少,氣候又熱,但盛產葡萄,這樣的氣候種出的葡萄,又大又甜。

姚城就有好幾處專門種葡萄的園子。

園子的主人知道林初喜歡吃葡萄,在第一批葡萄成熟的時候,就摘了兩大籮筐送過來。

因為這是時代制糖技術並不發達,糖的產量可憐,所以糖一直都是比較奢侈的,相比之下,水果反而成了白菜價。

林初的茶點鋪子裏買得最好的也是普通的鮮榨果汁,加糖和加牛乳的都是家境不錯的人家才會買。

因為西北種的葡萄太多了,當季賣不出去,就只能壞掉,果園裏壞了掉地上的葡萄隨處可見。

林初覺得挺可惜的,若是把葡萄制成葡萄幹,這又是一個大市場,可惜她不知道制作葡萄幹的具體方法。

沈琛繼位後,薩蠻已經投誠,成了大昭的附屬國,年年朝貢。

沈琛開放了邊塞口,允許這關外貿易往來,一些其他小國也時常帶著東西過來進行買賣,他們對大昭的夏日冰飲,無一不贊嘆稱奇。

林初覺得番邦也有盛產葡萄的,說不定有人知道葡萄幹的做法,就讓燕明戈張貼告示找會制作葡萄幹的人。

告示放出去沒過多久,還真有人找上門來了,林初當即讓手底下的人跟那位異族師傅學做葡萄幹。

葡萄幹熱潮一掀起來,果園裏的葡萄都有救了,成批產出的葡萄幹從西北銷往大昭各地,又從這關外的貿易口被運到其他小國。

葡萄幹不比葡萄,能存放的時間久,所以這一度成為西北一帶的重要經濟鏈。

至於冰飲,林初知道這制冰之法是不可能被壟斷的,但是她可以做這夏日賣冰飲的第一人。

她給鋪子取名“林記”,冰飲鋪子從姚城開到了整個大西北,最後又席卷南下,開到了南都。

達官貴人們都知道夏日裏的冰飲通常是皇室才有資格享有的東西,這東西一出來,不免趨之若鶩,世家夫人和小姐們更是以吃冰飲來攀比。

這東西的成本並不高,雖然林初買的價格相對而言也很公道,但因為是這個朝代第一家賣冰飲的,幾乎是壟斷性營業,所以那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

畢竟把手伸到皇帝的地盤去賺錢了,林初在南都的鋪子在繳稅時,就多交了一些,大有跟皇帝合作愉快,一起致富的意思。

戰後第一年,百廢待興,到處都要用錢,沈琛提倡了廉政之風,但國庫還是空的不得了。

林初帶起來的冰飲和葡萄幹行業在南都這邊頗受歡迎,上交給國庫的稅費也多,沈琛也就樂呵呵的支持林初繼續做這些生意。

自古以來商人都是聰明的,看到利益,自然有人效仿。

此後幾年,各類夏日冰飲鋪子,賣果幹的鋪子都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但他們沒有林初鋪子的口碑好,也沒有林初後台硬,所以還是有“林記”獨大的勢頭。

不過這是後話。

***

林初也就前幾個月身子還沒重的時候忙活這忙活那,等她肚子吹皮球一樣大起來了,她就沒精力折騰了,每天在府上安安心心養胎。

期間給衛柔寄過幾次書信。

衛柔在信裏說果果已經會叫娘了。

衛柔的女兒果果比燕珂大了半歲,如今已經是十月份的天氣了,再過兩月,燕珂也滿一周歲了,所以果果現在差不多是一歲連四個月。

林初扶著圓滾滾的肚子,看著在床上到處爬的燕珂,心裏有點酸溜溜的。

燕珂很聰明,但是不知怎的,她好像跟誰都不親近。不管你怎麽逗她,她老是面無表情的瞅人,林初嚴重懷疑這一點是遺傳了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