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最大贏家(第3/5頁)

姚志華一聽,得,我還是先走吧。

跟他二哥使了個眼色,兄弟倆借口還得去其他幾個老長輩家拜年,幹脆先走了。

這廂姚老太還在罵大兒子:“那個糟瘟的女人,瞧見沒,老三還護著她呢,你還真有臉去她手裏打工幹活你等過了年,跟香香寫信說一說,叫她有機會把高產、高升也帶去南方打工,那才是好路子。”

姚老大一聽,也是啊,兩個兒子要是能去大城市打工多好,還更有面子,將來沒準把兩個妹妹也帶出去,這麽一盤算,比在村裏混強多了,還當什麽加工戶啊,指不定還得看江滿臉色……越想越對,於是村裏別人家一個個報名參加,姚老大家也就沒參加,沒幹加工,也沒入股。

其實村裏大部分人家都沒入股。

有點出乎江滿的預料,在她眼裏肯定掙錢的事情,好機會。為了便於管理,一百塊錢一股,也不算多,一般人家也拿得出來,她本以為村民們應該會積極參加呢。

然而相對於拿錢入股,村民們更願意出力氣掙錢,不要本錢不用投入,也不擔心有半點損失。

很多村民一聽說,我編個玉米皮墊子能掙六毛錢啊,編個高粱稈果盤一塊多啊,都特別積極,再一聽說,我可以入股,將來分紅掙更多錢,就不怎麽樂意了,要往裏頭拿錢啊。

有的說沒錢,一百塊錢一股還真有人拿不出來的,有的說萬一他們賠了呢,我股錢收不回來怎麽辦

許多底層老百姓的思維就是這麽簡單,我是掙錢的,出力出工可以,凈賺的錢最好,有幾個願意往外掏錢呢。不敢投入。

肖秀玲一個人參股一千五,江滿一琢磨,反正她將來還真不指靠這一個小公司賺錢,不影響一家三口花錢的前提下,出了一千塊。老隊長為了村裏的事業,拿出家裏這些年所有的積蓄,聽說又借了兩家親戚的錢,也出了一千塊。

其實這年代,光指望種地的農村人是真窮。

其他幾個村幹部好歹相信能掙錢,又在老村長的帶動下,不管是借是挪,多則三百五百,少的就一百,也都參股了。

其他村民就少了,大環境使然,一共參加的就那麽幾戶。肖四嬸最有魄力,自家年前剛賣了豬,連同這些年省吃儉用攢下的家底子,出了四百塊。聽說為了這四百塊,四叔四嬸還猶豫商量了老長時間呢。

肖大叔和肖大嬸一琢磨,閨女參股一千五,那是閨女的,咱家還個兒子呢,肖余糧雖然當兵去了部隊,可也還算姚家村的人啊,咱得給兒子也參加一份。幹脆,抖落抖落家底子,加上肖余糧從部隊寄回來的津貼,陸安平大約背地裏再貼補點兒,湊個整,也參加了五百。

這裏要說姚二嫂家,二嫂家裏是窮,真窮,三個孩子都不大,買油買鹽的錢有時候都不夠,可她幸運有個好娘家,娘家幾個兄弟聽說這事,合力給她出了兩百。

也難怪姚老二對媳婦一直不錯了。姚老二雖然不滿足三個閨女,自己怨命,卻也不會像有些垃圾男人那樣,打罵嫌棄老婆。先不說夫妻感情吧,二嫂有這麽個娘家,姚二哥總得感恩,就算不感恩,他也不敢啊,當娘家小舅子是擺設的

一場“股份制”下來,村裏誰家是個什麽層次地位、什麽經濟狀況,基本也就都看清楚了。

“暢暢媽,你看咱這股份錢,夠不夠用啊”老隊長對這狀況不是太滿意,擔憂地跑來問江滿。

“我看差不多夠了。”江滿說。

其實他們這麽個商貿性質的公司,也用不了多少啟動資金,加工戶自家包工包料,原材料不用錢,只要把先期付給加工戶的資金解決掉,上半年第一批貨出口到日本,按照合同,松原那邊貨款同時付過來,他們就完全周轉過來了。

“隊長叔你別擔心,實在不夠咱再說。”江滿笑道,心說實在不行,他們還可以先給加工戶付一半的錢,等到對方貨款到位,他們再跟生產戶結清,生產戶反正沒啥投入,他們出的價格本身就不低,保證也願意的。

年初二是個熱鬧日子,按照習俗閨女回門,先是江谷雨一早來了。劉江東去年調到別的鄉鎮,年紀輕輕升職當了鎮派出所的副所長,她公婆就使力氣把江谷雨調去了縣城,在縣城供銷商場工作,家也搬回縣城了。

夫妻兩個帶著兒子劉文浩,來了先奔的江滿家,姐妹倆例行公事去娘家轉了一圈,帶點禮物,陪著江老爹坐坐,到中午就回來了。

“我聽說秀玲姐要搬走了啊。”江谷雨摟著小陸楊,在他臉上擰了一把笑道,“楊楊,小姨會想你的。”

小男子漢有點不好意思了,便領著暢暢,用小童車推著六個多月大的劉文浩,一起去院子裏玩了。

“楊楊,小心著點啊,浩浩小。”肖秀玲推門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