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心碎的聲音(第2/5頁)

等到家屬院私下議論“一報還一報”的時候,嚴小絡在單位越發不好呆下去,後來聽說辭了職,宣稱要跟黑人男友去米國。

然而黑人哥們虛晃一槍,跟嚴小絡玩了幾個月之後,主動說根本沒有能力給她擔保去米國,就突然閃人了。嚴小絡狼狽傻眼之余,很快又結識了一個港巴子,跟馬長林年紀差不多,之後聽說借著港巴子的關系去了港城。

馬長林自己帶著兩個孩子生活,消沉了一段時間,倒是把心思放在兩個孩子身上了。

然而他一個中年男人帶著倆孩子,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能湊合則湊合,家裏日子反正不可能井井有條了。

據馬秋汝說,她爸居然神奇地學會了煮粥和炒雞蛋,還會燉大鍋菜,餅子饅頭就只能靠買。就是她叮囑了好多遍,她爸晾出來的衣服還是皺巴巴的。

中秋節江滿又稍微忙碌了一陣子,面包店按照以往慣例做月餅,這些年“小公主面包房”的月餅也賣開了,吃了都說好,偏偏她店裏也就保持那麽個規模,現烤現賣,很多人到了節前要排隊買。

店裏忙起來,人手不夠,家裏有黃阿姨帶孩子,江滿就自覺去店裏認真呆了幾天,要知道平常她這個老板可以好幾天不露面的。

到農歷八月十四,中午飯一過,所有的月餅都賣光了,她就跟店長小張講,明天放假,歇業一天,老家遠的回去過節是來不及了,大家都出去玩兒去。

“下午先別急著放假,你們還不能就懶著了。”江滿笑道,“咱們自己個還沒有月餅過節呢,我家都沒有,我們家姚老師單位過節發了幾斤月餅,跟我們的一比簡直沒法吃。”

“姐,我們這一個來月,要是多雇幾個臨時的幫手,多做,敞開了賣,能多掙不少錢呢。” 江滿的徒弟小陳說。

小陳在店裏幹了兩年的面包師了,他實在不明白,人家別的店裏每到這個時候就會請好多臨時工人做月餅,加班加點連夜幹,也要充足供應,保證顧客隨到隨買,畢竟掙錢的事情哪還有不幹的。

可他們家這位美女老板姐姐呢,絲毫不為所動,店裏月餅烤不上賣的,尤其到節前這幾天,很多顧客來晚了就買不到,慕名而來,失望而歸。

“饑餓營銷,懂不懂你看現在周圍也開了好幾家面包店、點心店,就沒有比我們家生意好的,有人排隊別人就會覺得肯定是我們家的最好吃,再說臨時請人手不一定靠譜,砸自家牌子得不償失。”

江滿笑著招呼幾個面包師和營業員,“下午再辛苦一把,我們自己專門做點兒,按大家口味、每個人需要多少統計一下,統統都算店裏發給大家過節的,精工精料我們自己吃。”

然後下午四點多鐘,拎著幾斤新鮮出爐的月餅回家。

到家一看,姚志華去了趟菜市場,也不知道怎麽被人忽悠的,買了一條特別大的大草魚回來,掛在自行車前邊把手上,魚尾巴都快拖地了,喜滋滋弄回家來。

江滿看了看,有點無語。

“你買這麽大魚幹什麽不要錢了”

“吃啊,這魚多好啊,這種魚身上都是大刺兒,刺也不多,怎麽吃都好吃。”

江滿呵呵一聲“我看又是讓人忽悠的吧”

“沒,我是誰,誰忽悠得了我呀。”姚志華傲嬌了一下,“不是魚販子,就在市場邊上一個漁民老頭賣的,賣的都是各種雜魚,說他們自己在江裏捉的,不信你看看,我認得,養殖的魚它不是這個樣子。賣魚的說可以切成段賣,我尋思大過節的,買魚買半條算怎麽回事啊。”

“那你就買這麽大一條”魚放在塑料盆裏,家裏最大的那個塑料盆,一條魚擔在上邊兩頭放不下,江滿用腳尖踢了一下,“這不得有十幾斤你長幾個肚子。”

“十六斤八兩。”姚志華說著,自己也覺得太大了點兒,他們家算上保姆黃阿姨,五口人吃飯,還包括一個吃餅幹喝奶粉的。

然而很快他又理直氣壯道,“大過節,買這大魚多吉利呀。統共十六斤的魚,收拾幹凈去了內臟,也就十來斤了吧我們今晚燉著吃一頓,剩下的都給它做成魚丸,放冰箱裏,倆小孩都喜歡吃。”

買都買來了,黃阿姨做魚丸肉丸不拿手,江滿只好任命地等著幹活。不過前期的處理工作她看看那麽大的魚,瞥一眼姚志華“你先把它收拾好了,弄好了我再做魚丸。”

“睿睿呢”

“黃阿姨抱下樓玩了。”江滿催他,“你趕緊的,這天氣魚可不能放,不趕快處理就該不新鮮了。”

雖說已到中秋,可秋老虎還燥熱得很呢。

“我弄就我弄,咱幹活又不外行。”姚志華一邊自吹自擂,一邊去拿了菜刀,廚房菜盆放不下,幹脆就在衛生間拿兩個塑料瓶,大大的魚在不夠大的盆裏躲閃騰挪,開始處理那條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