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下海弄潮(第4/5頁)

姚志華聽著一時沒反駁,江滿則慢條斯理剝了一個橘子遞給他,又遞給馬秋吾一個。

馬秋吾說的的確是現實問題,這些年馬長林獨自養一雙兒女,加上幾番折騰,的確沒什麽積蓄。哪怕就以現在滬城兩三千的房價,要買個可供結婚成家的房子,爺兒倆的工資攢上年都不一定夠首付。

江滿現在算是能理解,為什麽房子便宜的年代那麽多人沒買,到漲出天價時候便只能空余恨。這年代來說,先富起來的人畢竟少,大部分人還是工薪階層,房價低人其實也窮,買房,即使按現在的價格,還是負擔比較重的。

並且可能這個年代的人,對借錢買房和房貸這個東西還不太接受,總覺得欠債幾十年就買個房子,壓力太大了,就不像過日子的。

所謂“提前消費”的觀念,在這個年代還幾乎沒有市場。

“馬秋吾你想的有點悲觀了。”姚志華道,“你說你一個名牌大學生,體制內政府部門工作,找對象不要太吃香,還能連媳婦孩子也養不起了你這個工作好好幹下去,年升職是沒問題的。至於買房子,將來小家庭一起奮鬥,好歹你工資收入也不算低,買得起。”

“姚叔。”馬秋吾笑了下,看看旁邊暢暢和馬秋汝,又看看江滿,笑道,“姚叔,暢暢和小汝都在呢,當著她們兩個女孩子,我也不怕您笑話,您說現在的姑娘,誰家不是寵著長大的,就比如小汝將來結婚嫁人吧,我肯定希望她找個條件好些的,您對暢暢肯定也一樣。還比如您吧,您是國內知名作家、學者,年紀輕輕就升了教授,您這些年從農村一路奮鬥到現在的地位名望,還不是想讓阿姨和一雙兒女過得更好。”

“你這小孩”姚志華指了指他,“走上社會了啊,嘴巴越來越會說了,還給我拍起馬屁來了。”

馬秋吾低著頭不好意思地笑了下。

姚志華“我也不是要攔著你,可是創業有創業的艱辛和風險,你看看那些下海的,我們是光看見人家掙錢了,背後人家嗆水吃虧旁人未必看到。你呀,也別怪你爸罵你,但是你要是都仔細考慮好了,而不是頭腦一熱,你就去跟你爸好好談談,畢竟咱們這一輩人思想都這樣,還是比較看重體制內的穩定。”

“其實我覺得要是想通了,也沒什麽好擔心的。您看,我反正已經畢業了,家裏就剩下小汝,我爸的工資收入,供小汝讀完大學不會有任何問題。我與其這樣熬著,還不如搏一把,成功了我就成功了,哪怕不成功,我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人也不至於餓著自己,所以說,我其實也沒什麽後顧之憂。”馬秋吾笑。

“其實我倒是挺支持馬秋吾的。”江滿吃著橘子沉吟道,“咱們都經常看報紙看電視,這就是一個創富時代,馬秋吾有這想法,我覺得挺有魄力的。不過”她話題一轉,“光有熱情和魄力沒用,你跟你那兩個朋友,怎麽打算的,打算幹哪一行,資金呢,場地呢,不提前謀劃好了那都是愣頭青,瞎沖動。”

“阿姨我知道。”馬秋吾一聽她支持,便笑得一臉高興,“我覺得阿姨特別有經濟頭腦,八幾年您就能開公司、開面包店,您要支持,我就有點兒信心了。”

馬秋吾便介紹了一下,說他們打算先開個小公司,做貿易經商,他兩個一起創業的朋友,其實一個是大專畢業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一個是高中,兩人奔著他來的,三人拼拼湊湊,也湊了一點資金,反正萬事開頭難,從小做起唄。

“我之前也留意了一下,覺得可以利用信息差和價格差,先做一些中西部的土特產經營試試。”馬秋吾道。

“有想法,我覺得行啊,馬秋吾一看就是有頭腦的。”江滿笑道。

“你既然考慮好了,那我也支持。”姚志華笑道,“可是我跟你阿姨支持都不管用,我們也幫不了你什麽,你也別指望我去幫你說服你爸,得你自己來。萬事開頭難,就從拿下你爸開始。”

至於馬秋吾回去怎麽跟馬長林“交流”的,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馬長林不同意,氣得把馬秋吾罵了一頓又一頓,覺得好容易養出個名牌大學生,辭去那麽好的工作自己做生意,根本沒法接受。

不過父子交鋒的結果,是馬秋吾已經決定春節後就正式辭職了。

在馬家父子交鋒的時候,暢暢每天吃吃喝喝,跟馬秋汝玩,或者賴在家裏彈琴畫畫。

姚志華手上有一篇學術文章得趕,人家約稿都約了挺長時間了,所以這一年買年貨他都沒怎麽積極。而江滿呢,春節期間要休市,她又想趕在春節前對手頭的股票進行調整,於是大冷的天,一家四口就都懶在家裏。

臘月二十六,用了一上午時間,姚志華和江滿兩人一起出征,風卷殘雲一樣買了一大堆年貨回來,反正這年代物資也充足了,有錢好辦事,兩口子忙了一上午,年貨差不多都置辦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