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地產大鱷(第2/3頁)

外頭人說姚教授君子風範,江滿則老說他小心眼。

姚志華怎麽小心眼啊,新一期豐收雜志出來,發表了姚志華一篇短篇饕餮。

一發表,外界評論如潮,說這篇作品如何如何有深度,如何如何有現實意義,如何如何切中時弊反正就是跟他以前的作品風格很不同。

姚志華的,大概都是風格清雋溫潤,擅長細膩的描繪,深入刻畫人性。而且近年公務和學術繁忙,作品出產不多,這幾年除了出版一部長篇,他已經好久沒有短篇問世了。

忽然發了個短篇,本來就夠引起關注的了。饕餮寫什麽呀,寫了幾個貪得無厭的“評畫家”,嘴臉醜惡,戴著藝術鑒賞家的高帽子,如何如何顛黑倒白,無良炒作,貪錢無恥,打壓新人,把個好好的繪畫界搞得烏煙瘴氣。

而且他那種筆觸,姚教授完全放開了,插科打諢,諷刺挖苦,一邊揭黑幕一邊盡情醜化,卻又不帶一個臟字,不讓人覺得他在罵人,你看人家是作家,人家那明明是高超的藝術加工描寫。

風格突變,大有文學史上三大短篇諷刺之王一起附體的嫌疑。

以至於一時之間,有文學評論家討論斷言,遠征老師這是在尋求個人風格突破了,也許將成為他前後期作品的分水嶺雲雲。

關鍵這篇裏那種設定,很容易讓人對號入座,就差指名道姓了,可你認真起來又沒法證明什麽,被陰的人啞巴吃黃連,還只能避風頭躲著,誰那麽傻冒跳出來,說姚教授你是在罵我呀。

暢暢拿到樣刊的時候,一邊看一邊憋不住直笑,心說她爸這淫威也是夠了,貌似他暑假裏寫的,這才剛開學,編輯居然就把這麽一篇東西原樣發表出來了。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大作家遠征的影響力。他振臂一呼,再加上他自己就有心授意煽風點火,意有所指,當初在拍賣會上給暢暢挖坑的相關人等可就倒黴了。

其實藝術圈有些黑幕,圈內人很多心知肚明,可被坑的卻偏偏是畫家和真正的買家。炒作出來的作品,很多作品在此之前就已經被買斷,畫家本人往往也是吃虧受害者。尤其曾經被打壓的那些新人,誰不恨呀,如今有人登高一呼,刀鋒所指,而且還具備足夠的影響力,都不用姚志華再費勁,自然就有人沖上去開撕了。

不光圈內一片聲討,就連報紙和新興的網絡媒體上也一片叫罵。

緊接著就有被炒作坑了的買家直接舉報告狀,說有作弊炒作嫌疑,買虧了,虧死了,退貨。相關“鑒賞家”的名聲一落千丈。

然後更多人紛紛站起來,揭露其中各種暗箱操作,就連當時李邱蓓的畫炒作拍賣的事情也被揭露出來。

李邱蓓被曝光出來也就罷了,年紀輕,吃個苦頭給她個教訓,教教她怎麽做人,未必是壞事,當然也直接導致她父母焦頭爛額生意受損失。而更慘的是主導挖坑的幾位“鑒賞家”,名聲壞了,信用壞了,再怎麽也挽不回悠悠眾口,想要在藝術界東山再起怕是不可能了。

姚教授說了,就是要擠兌得這種人光屁股退圈滾蛋。

可憐的“鑒賞家”,臨了都還不知道怎麽惹上的這尊大佛。

馬長林提媒的事也就這麽過去了,馬秋汝出國,馬秋吾很少回來,老先生一個人清清涼涼的。

“手鏈風波”之後,暢暢再次見到馬秋吾,就到中秋節了,調休三天假,八月十四中秋節前一天,暢暢和陸楊倆人去逛街買東西。

暢暢和陸楊並肩出來,陸楊空著手,暢暢背個小包,習以為常的龜速步行,慢悠悠沿著林蔭道出去。

走到通往家屬院的小路口,可巧看見馬秋吾從家屬院快步走來了,手裏抓個車鑰匙。

看見他們倆,馬秋吾腳下一頓,似乎猶豫了一下,很快便調整臉色,走了過來。

“暢暢。”他叫了一聲,沖陸楊點點頭,“你們要出去呀”

“出去玩,這不放假了嗎。”陸楊說。

“秋吾哥,你回來過中秋節啊。”暢暢問了一句,能察覺他情緒不太對,好像剛才生氣,不過她當然不會多問。

馬秋吾“回來看看,節前忙得要死,不回來我爸又得叨叨。”

暢暢“我看馬伯伯身體挺好的,經常能看到他出來散步。”

“還行吧。”馬秋吾笑了下,“我聽說姚叔搬到小紅樓了啊,你看我整天瞎忙,都還沒顧上去串個門。等會兒正打算去看看姚叔和阿姨呢。”

“沒事兒,你這不是忙嗎,忙著事業發財呢。”暢暢笑道,“現在要去幹嗎呀”

“別提了,”馬秋吾臉色變了變,“不是說給我爸找個保姆嗎,前後都找了三個了,一個他嫌人家小姑娘,兩個他又嫌人家跟他年紀差不多大,反正他都能挑出毛病來。”馬秋吾冷淡地笑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