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投喂(第2/3頁)

王道長煉的丹藥無意間提高了他的快樂闕值,若不是為了子嗣,他連男歡女愛都不感興趣,走了魯荒王的老路,開始追求修仙煉丹之道,當然,這都是後話。

且說嘉靖帝回到乾清宮,因剛剛做完包/皮小手術,以勤奮著稱的小皇帝今天罕見的以安全問題而免朝。

瓊華島的黑煙全京城都看得見,東廠和錦衣衛宣稱皇室出現敵國內奸,試圖在瓊華島刺殺嘉靖帝,但是嘉靖帝是天龍天子,有神明保佑,刺客為得逞,幹脆縱火燒島,想要燒死嘉靖帝。

嘉靖帝逃過一劫,為了保證安全,宣布罷朝三天,以肅清宮廷。

皇宮也宣布戒嚴,所有人不得擅出宮廷,東廠抄檢各宮,尋找敵國奸細,以免奸細再次刺殺嘉靖帝。

為了穩住朝政,嘉靖帝來不及休息,在書房召見內閣,內閣五位內閣大臣見小皇帝四平八穩端坐在禦座之後——禦座中間其實被掏空了,以安置受傷未愈的龍根。

沒事就好。

內閣放心了,其實內閣也擔心嘉靖帝被刺殺,與其輪到四個三四十歲的皇叔們當皇帝,還不如這個小皇帝好掌控。

起碼從目前來看,小皇帝還是很勸諫(聽話)的。

嘉靖帝沉得住氣,臨危不亂,“朕昨晚差點被刺,受了些驚嚇和皮外傷,為了保證安全,這三天罷朝,就不去早朝了,不過,一應政務不可拖延,朕就會在書房批閱奏折,由司禮監傳到內閣。”

嘉靖帝如此敬業,內閣甚感欣慰,慶幸自己沒有選錯人,這個小皇帝有一代明君的資質啊!

穩住了內閣,也就是穩住了朝政。

接下來,嘉靖帝要內對穩住宮廷了。

昨晚瓊華島大火,幸虧太液池煙波浩渺,隔絕了殺戮之聲,守在太液池邊的禁軍打撈一具具浮屍,皆按照陸炳的命令就地焚燒。

所有宮殿外面都有錦衣衛把手,不準任何外出,其中包括一位太皇太後,兩位太後以及正德帝的遺孀夏皇後。

為了不讓辛苦操持半生的母親蔣太後擔心,嘉靖帝命令封口,不可告訴任何人,包括母親和瞎子祖母。

太皇太後邵氏是個瞎子,什麽都看不見,旁邊的人緘默不言,她根本不知道,以為一切如常。

蔣太後是看得見火光的,她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兒子身邊,但是兒子下了命令,她這個做母親的雖然不理解,但不能拖兒子後退,於是就在宮裏靜靜等待。

至於夏皇後,她在正德朝就沒有什麽存在感,丈夫荒唐,風流成性,喜歡人/妻和孕婦,夏皇後在坤寧宮,正德帝常年在豹房,夫妻常年不見面,只是正德帝對她這個皇後一直保持尊敬——尊敬到只在大婚洞房那夜碰過她之後,就再也沒有同房過。

夏皇後在正德朝如此,在嘉靖朝就更加像個隱形人了,她不是瞎子,更勝瞎子,昨晚瓊華島火光沖天,她就當做放煙花,不管不問,嘉靖帝說封鎖宮廷,她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夏皇後一副看破紅塵的樣子,修生養性,整天在宮裏不是修仙,更似修仙。

然而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仁壽宮的張太後。

一朝六宮無妃的皇後,兩朝太後,張太後絕對不是任人拿捏之人。

張太後不僅不聽勸阻,在仁壽宮裏蹲著,她還在一群嬤嬤太監的簇擁下,一路沖破重重障礙阻擾,到了嘉靖帝的寢宮!

嘉靖帝剛割了包/皮,坐著唬唬內閣還行,走路不便,目前還半躺著看奏折呢,無力起來迎接張太後,倘若張太後發現端倪就麻煩了!

嘉靖帝正著急,麥廠花安慰小皇帝,“無妨,已經開門,放白司藥出去‘迎接’張太後。”

嘉靖帝半信半疑,“白司藥……能行嗎?”

麥廠花十分篤定,“後宮只有她可以攔住張太後。”

宮外,大門緊閉。

張太後坐在敞篷的肩與上,有兩個強壯的太監撐著羅蓋遮陽,身邊宮女太監成群,前呼後擁,很是威風。

一個頭戴烏紗帽,女官模樣的人叩響宮門。

無人應。

張太後冷笑:“哀家屈尊來看皇上,皇上居然避而不見,既然如此,哀家就去找內閣評評理。”

張太後正要走,吱呀一聲,宮門開了。

張太後心道:量你也不敢這樣給我吃閉門羹。

可是定睛一看,猶如白日見鬼,張太後差點嚇得從肩與上摔下來!

“太後小心。”白術快步過去,扶穩了張太後,“都說歲月催人老,一年不見,太後風采依舊,可見這句話俗話在太後身上是不靈驗的。”

張太後難以置信,“你……你怎麽回來了?”

白術笑道:“太後這話說的,一日為女官,終身為女官,既然吃終生俸祿,皇上若有召,微臣就是在千裏之外,也要趕到宮廷,為皇上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