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章 [1更+2更](第2/4頁)

但知夏、祁思明和董昕月三人卻是截然相反。

別人是錯得千姿百態,他們則是對得“千奇百怪”。

和所有正規考試一樣,這張試卷他們也是選了最後一道解答題當作壓軸題,難度系數極高,甚至可以說是比非數學專業的大學生期末考的高等數學試卷都難上幾分。

這道題的解法,標準答案上一共提供了兩種,都是可以用高中知識以及淺層高數理論就可以解決的那種,不過可能要稍微繞點彎子,講究“靈光一閃”。

當時,改卷過程中,他們聊了聊,發現一共改到了三份將最後一題做出來的試卷,而且三個學生各自給出了不同的解題思路,其中兩個便是和標準答案一樣的思路,也在出卷人的預料之中。

而還有一份,卻另辟蹊徑地給出了第三種解法,用到了一個冷門不常見的定理和公式,再借助輔助線條,竟然把原本需要分多種情況討論的題目進行了非常簡單的處理,居然也能做出來這題,就讓人覺得還挺眼前一亮的。而且這張試卷的扣分點也不是解題邏輯的問題,而是在最後一步的計算總結時把“+”不小心寫成了“-”,漏掉了一筆豎杠,低級到了極點的錯誤,非常可惜。

但能知道這個理論,還成功運用到了題目的解答裏,這就表示答卷者對高數的掌握已經很不錯了,學習時也絕對沒有僅僅局限於本科教材,更別提基礎的高中教材,絕對是博覽群書的那種。

當時,他們絕大部分都認為這份試卷應該是董昕月的,還有幾個老師覺得可能是李信德,也就是這次考試的第四名,他去年也是省隊的選手,是去年的復賽第三名,作為高二生去參加了全國賽。

“不管是誰,都很不錯。尤其是董昕月,我比較相信是她做出來的這個解法,估計今年的imo的國家隊能有她一員。”當時,看到這份試卷邏輯嚴謹的解題思路以及清晰工整的字跡,一個老師滿意地點了點頭,這般說道。

另一個老師先前也改到了這份試卷,聞言表示贊同,尤其是對這份試卷給出來的新穎的第三種解法十分滿意,語氣很是欣慰:“這個理論是真的冷門,有的本科上課甚至都不會提,這個丫頭卻能這麽熟練地運用,感覺是個讀數學專業的好料子啊。”他覺得這份試卷肯定是董昕月的。

“所以呢?你倆都認為這份試卷是董昕月的?該不會是看中了,想提前拉去你們學校吧?”作為京都復賽組總指導的數學家去倒水喝回來了,聽到他倆的話,故意調笑,“那可不行,我也看中了啊,她這個理論正好符合我的研究方向,得來我們學校。”

“哈哈哈哈哈哈,那你可是強勁對手啊。”兩個老師笑道,“但招生這個事影響因素那麽多,不只是看師資力量,說不定我倆嘴皮子好就忽悠成功了呢?”

幾個老師都是在開玩笑地在聊天,但對這份試卷作答者的數學水平的驚訝和欣賞,還有希望她去自己學校讀數學專業的心,都是真的。

——直到他們發現這份試卷的作答者既不是董昕月,也不是李信德,而是知夏。

內心的震驚別提多深了。

也稍稍有所退卻。

畢竟,知夏這個身份的爭議性擺在了這裏,而且水平也極其不穩定,就連她自己都一再在公開平台表示自己是“運氣好”。當然,他們是不信“運氣好”能考一百四十九這個第一名的高分的,但對她進步速度過大且不穩定的數學水平也確實是抱觀望態度,原本七分說笑三分認真的“提前招生”閑聊也擱置了下來。

但的的確確,知夏引起了這些高等學府老師們的注意。

而有了知夏這個驚天大雷在前面“轟轟隆隆”打擊了老師們對於作答者的猜測,祁思明同樣也獲得了第一這件事相對來說竟然比較好接受了。

畢竟他爸是那個大名鼎鼎祁氏集團的總裁,肯定會給自家兒子最好的教育,而且聽說他小的時候還是有天才之稱的,很聰明,只是後來不知道為什麽突然就“一竅不通”了起來,但到底有基礎在,“一竅通而百竅通”也不是不可能。

相比之下,董昕月這個第一名竟然不顯眼了起來,更別提排在後面的那三個同學,簡直就是沒有了姓名。

因為有知夏和祁思明的加入,京都市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選拔聯賽和復賽的受關注程度都達到了前所未有之高。

想到知夏前兩次考試都自己主動表示“是運氣好,我的水平還不夠”,那些不喜歡她的黑子們便仿佛拿到了黑料石錘,對她的學習一再進行言語上的攻擊,認為都是假象,她自己都這麽說了,顯然沒有信心,心虛了才想著提前給大家打預防針罷了。

其實粉絲對知夏還是很有信心的,覺得她既夠努力,也有天賦,肯定是有實力的,但這畢竟是省隊選拔,從幾千人到這六個的最後名額,競爭實在太激烈了,高考都沒這麽狠,不是說粉絲相信她,她就真的能進的。